[实用新型]一种多工位肢体训练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53288.0 | 申请日: | 2014-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0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王良诣;胡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天人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H1/00 | 分类号: | A61H1/00;A61H1/02;A63B23/035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胡东升 |
| 地址: | 241006 安徽省芜湖市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工位 肢体 训练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工位肢体训练器。
背景技术:
申请人在先申请了一项名为“智能肢体运动训练器”(公开号CN302938080S)的专利,结合市场现有的各类电动脚踏康复训练器使用情况,经分析后认为,现有患者在进行腿部训练完之后,需要将训练器搬运至一个较高的平台上以便能继续对手部进行康复训练。这样的搬运给患者带来不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工位肢体训练器,解决了机器的搬运问题,同时可满足双人训练。其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至少两台肢体训练器,能同时让两个人面对面分别进行上肢或者下肢训练,或者让一个能方便的进行上肢或者下肢训练。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多工位肢体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肢体训练器支架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至少两台肢体训练器,所述支架包括平板式底座、承载平台以及支柱,所述支柱的上下端分别与承载平台和底座固联;所述承载平台及底座上分别设置有肢体训练器固定孔位;
在所述底座的底面连接有支腿,所述支腿与底座之间可调式连接。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占地空间小。能够放置两台或多台肢体训练器满足双人训练需求,具有不同的训练工位;
在底座的底面设置有可调节式支腿,能满足不同地形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肢体训练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状态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应用状态图。
图中标号:1肢体训练器,2底座,3承载平台,4支柱,5固定孔位,6支腿,7法兰盘。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结合附图,本实施例的多工位肢体训练器,其包括:
肢体训练器支架以及设置于支架上的两台/三台/四台肢体训练器1,其中,支架的结构为:在平板式底座2上通过法兰盘7连接有支柱4,为减轻重量,支柱可以采用空管,在支柱的上端通过法兰盘或类似的连接件固联有承载平台3,在承载平台3及底座2上分别设置有肢体训练器固定孔位5。
为了方便在不平的地面上使用,在底座2底面设有调节结构,具体结构为,底座2上设有螺纹孔,支腿6的螺纹杆与底座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实现支腿的高度可调。
具体应用中,图2所示,在底座2和承载平台3上分别装配有一台肢体训练器1,可满足一人同时对上下肢进行康复训练,也可分别对上下肢进行训练,相比以往,在完成腿部训练后,无需再将肢体训练器搬至高处寻找支撑位置来进行上肢训练。
图3所示,也可在底座2和承载平台3上分别装配两台肢体训练器,可满足两人面对面地同时进行上下肢康复训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天人智能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天人智能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32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精冲冷却润滑循环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不锈钢管抛光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