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仪表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52957.2 | 申请日: | 2014-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5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黄顺所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研扬科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13/00 | 分类号: | G01D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仪表 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仪表显示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智能机器人设备一般需要对其进行磁干扰、红外干扰检测,监测数据一般均显示在显示面板上,但是从不同角度对智能机器人检测,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后果,其数据并不一致,通常对智能机器人多方位的检测,而检测数据都排列在同一显示面板上,当对比数据时,需要拿着机器人多对应的角度来进行确认,这样不仅麻烦,还加大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观测并对照机器人不同角度的实验数据,且使用方便的智能仪表显示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仪表显示器,包括基座,还包括工作台、磁感应发生器和红外线发生器,所述基座为桶状结构,侧面设有前、后、左、右不同方位的显示器面板,所述基座的内腔安装其他设备,所述工作台处于基座的顶端,工作台的上端面设有四个与不同方位的显示器面板位置相对应的磁感应发生器和红外线发生器,所述不同位置的磁感应发生器和红外线发生器均与相对应方位的显示器面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的侧面设有卡件,所述显示器面板通过卡件固定在基座的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磁感应发生器呈弧形,四个磁感应发生器形成一圆形磁感应区域,圆形磁感应区域的半径小于工作台的半径。
进一步地,所述四个磁感应发生器形成一圆形磁感应区域中心处设有物件安置区。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线发生器固定在工作台上,且处于圆形磁感应区域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仪表显示器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且通过基座,还包括工作台、磁感应发生器和红外线发生器的组合给形式,且基座侧面设有前、后、左、右不同方位的显示器面板,当工作台上的不同方位的磁感应发生器和红外线发生器所测得的数据分别显示在不同方位的显示器面板上,便于观测和对照,方便实用,降低人工劳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仪表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仪表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一种智能仪表显示器,包括基座10,还包括工作台20、磁感应发生器30和红外线发生器40,所述基座10为桶状结构,侧面设有前、后、左、右不同方位的显示器面板11,所述基座10的内腔安装其他设备,所述工作台20处于基座10的顶端,工作台20的上端面设有四个与不同方位的显示器面板11位置相对应的磁感应发生器30和红外线发生器40,所述不同位置的磁感应发生器30和红外线发生器40均与相对应方位的显示器面板11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10的侧面设有卡件12,所述显示器面板11通过卡件12固定在基座10的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磁感应发生器30呈弧形,四个磁感应发生器30形成一圆形磁感应区域,圆形磁感应区域的半径小于工作台20的半径。
进一步地,所述四个磁感应发生器30形成一圆形磁感应区域中心处设有物件安置区50。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线发生器40固定在工作台20上,且处于圆形磁感应区域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仪表显示器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且通过基座10,还包括工作台20、磁感应发生器30和红外线发生器40的组合给形式,且基座10侧面设有前、后、左、右不同方位的显示器面板11,当工作台20上的不同方位的磁感应发生器30和红外线发生器40所测得的数据分别显示在不同方位的显示器面板11上,便于观测和对照,方便实用,降低人工劳动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研扬科贸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研扬科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29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