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逃生拉手固定结构及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52687.5 | 申请日: | 2014-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9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敏;李向东;马先元;刘国杰;赵灿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21/02 | 分类号: | B60R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逃生 拉手 固定 结构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逃生拉手固定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在汽车开发设计中,现有行李箱逃生拉手一般分为以下三类:(1)逃生拉手直接从行李箱盖内饰伸出来,不美观;(2)用尼龙搭扣粘在行李箱内饰上,粘接不牢,容易脱落;(3)增加逃生拉手固定卡扣,固定卡扣安装在白车身上,逃生拉手卡到固定卡扣上,此安装方式,增加一个固定卡扣,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逃生拉手固定结构及汽车,用以解决现有逃生拉手不能牢固地固定在行李箱内饰上以及通过固定卡扣固定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逃生拉手固定结构,包括:
固定于所述行李箱内饰的过孔位置的逃生拉手;
穿过所述过孔的绑带;
其中,所述绑带通过自身的搭扣结构将所述逃生拉手圈住。
其中,所述绑带为尼龙粘带。
其中,所述搭扣结构为尼龙搭扣结构,且所述尼龙搭扣结构的正反面可相互粘接。
其中,所述绑带通过铆钉固定于所述行李箱内饰上。
其中,通过缝线的方式将所述绑带固定于所述行李箱内饰上。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逃生拉手固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逃生拉手固定结构,在行李箱内饰上固定一段尼龙粘带,并通过所述尼龙粘带自身的正反面粘接结构将逃生拉手圈住,使逃生拉手可以牢固地固定在行李箱内饰上,提高了逃生拉手的可靠性,耐久性,同时有效控制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为图1的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绑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行李箱内饰,2-逃生拉手,3-绑带,4-过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现有逃生拉手不能牢固地固定在行李箱内饰上以及通过卡扣固定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逃生拉手固定结构,应用于包括行李箱内饰1的汽车,行李箱内饰1上设置有过孔4,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行李箱内饰1、逃生拉手2以及绑带3。其中,绑带3穿过行李箱内饰1上的过孔4,并通过缝线或者金属铆钉将绑带固定于行李箱内饰1上,绑带通过自身的搭扣结构将逃生拉手2圈住以牢固地固定在行李箱内饰1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绑带3为尼龙粘带,搭扣结构为尼龙搭扣结构,进一步地,该尼龙搭扣结构的正反面可相互粘接,另外,其他正反面可以相互粘结且可反复拆卸的结构也可应用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逃生拉手固定结构,将尼龙粘带固定在行李箱内饰上,并通过尼龙粘带正反面可相互粘接的搭扣结构将逃生拉手绑定在行李箱内饰上,解决了行李箱逃生拉手固定不牢的问题,同时,与现有技术中通过卡扣将逃生拉手固定于行李箱内饰上的技术相比,大大降低了成本。另外用户在使用逃生拉手时,可直接将绑带拉开,方便快捷,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相应的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逃生拉手固定结构,应用于汽车,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其中,上述逃生拉手固定结构的所述实现实施例均适用于该汽车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逃生拉手固定结构及汽车,将尼龙粘带固定在行李箱内饰上,并通过所述尼龙粘带自身的正反面粘接结构将逃生拉手绑定在行李箱内饰上,提高了逃生拉手的可靠性,耐久性,同时有效控制了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26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