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止水帷幕渗漏引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52664.4 | 申请日: | 2014-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2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尹洪江;梅国江;臧蕾蕾;尹秀波;翟运良;张莉;张春秋;刘江松;许红;张德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一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18 | 分类号: | E02D19/18;E02D19/20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吕志英 |
地址: | 30007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止水 帷幕 渗漏 引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止水帷幕是深基坑工程中常见的止水结构,当止水帷幕发生严重渗漏,且未造成结构伤害的情况下,一般采用引流结合封堵措施。特别是涉及一种止水帷幕渗漏引流结构,该结构能够快速将基坑渗漏部位的水体排除,第一时间排除险情,确保基坑安全。
背景技术
当前城市建设飞速发展,深基坑工程日趋增多。基坑工程中常采用深层水泥搅拌桩、高压旋喷桩作为止水帷幕。基坑的渗漏问题也比较常见,全国因基坑渗漏而导致的工程事故也屡见不鲜。基坑渗漏的原因也比较复杂,根据基坑渗漏的轻重程度的不同,常见的堵漏方式有:高压旋喷、双液注浆、注射发泡剂、水不漏封堵、填充膨胀材料等方法。采用高压旋喷、双液注浆的方法,对渗漏的治理效果明显,但投入的费用较高。采用注射发泡、水不漏封堵、填充膨胀材料的方法,操作简单费用低,但是不能有效排除渗漏部位存在的水体,不能有效彻底解决渗漏问题,造成水土压力增大,同时危害基坑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止水帷幕渗漏引流结构,以利于解决现有止水帷幕渗漏治理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投资少、见效快、及时将水体排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止水帷幕渗漏引流结构,该结构设置在基坑渗漏部位、支护结构施工,其中:该结构包括在所述基坑渗漏部位设置的孔体,孔体内安装有引流管,引流管包括端部带丝扣的针部段、延接段、端部段,并通过连接筒采用丝扣连接,在所述针部段的外周设有反滤水层,在所述延接段的外周设有封堵段进行封堵,在所述端部段的一侧设有球阀,通过球阀排除渗漏部位渗水。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此结构操作简单、造价低、施工速度快,能够将止水帷幕渗漏部位的水体及时排出,降低漏水部位水土压力,第一时间排除险情,保证基坑安全,同时导流管能够重复周转使用,达到节能效果。
采用止水帷幕渗漏引流结构,每个渗点的费用为500元左右,造价约为高压旋喷费用的10%,为双液注浆费用的2%,施工速度约为高压旋喷、双液注浆所需时间的30%,治理渗漏效果相当。与注射发泡、水不漏封堵、填充膨胀材料相比,费用、施工速度相当,但治理渗漏效果要明显优于这三种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止水帷幕渗漏引流结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孔体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立面示意图。
图中:
1、孔体 2、引流管 3、反滤水层 4、封堵段 5、针部段
6、连接筒 7、延接段 8为端部段 9、圆孔 10、木塞
11、密目网 12、圆环钢板 13、球阀 14、膨胀螺栓
15、堵漏灵 16、速凝型微膨胀水泥砂浆 17、止水帷幕
18、原状土 19、支护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止水帷幕渗漏引流结构加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止水帷幕渗漏引流结构,该结构设置在基坑渗漏部位、支护结构施工,该结构包括在所述基坑渗漏部位设置的孔体1,所述孔体1采用人工或机械方式在止水帷幕渗漏部位成孔,孔径为15cm,端部700mm范围内做扩孔处理,端部孔径为250mm。
所述孔体1内安装有引流管2,引流管2包括端部带丝扣的针部段5、延接段7、端部段8,并通过连接筒6采用丝扣连接,在所述针部段5的外周设有反滤水层3,在所述延接段7的外周设有封堵段4进行封堵,在所述端部段8的一侧设有球阀13,能够排除渗漏部位渗水。
所述针部段5的管体长度为50cm,直径为10cm,表面设置有多个均布直径为5mm的圆孔9,每二圆孔9的中心距为10mm,均匀布置在针部段管体表面,针部段5的端部设有木塞10进行封堵,针部段5的表面包裹有两层密目网11。
所述延接段7为多个延接段通过连接筒6连接成多种不同的长度的管体。延接段7的长度50cm,直径10cm,可以根据孔体1深度的不同而延接。
所述端部段8的外部焊接圆环钢板12,管体长度为50cm,直径为10cm,端部段8的中部设置有球阀13,圆环钢板12通过膨胀螺栓14固定在支护结构19上,并通过堵漏灵15进行密封。
所述反滤水层3分为Ⅰ、Ⅱ两层砂袋,每层均由级配好的砂石材料填充,Ⅰ层砂袋的砂石材料粒径在1mm~3mm,填充在针部段5的管体表面,Ⅱ层砂袋的砂石材料粒径在3mm~5mm,填充在Ⅰ层砂袋与孔体1的孔壁之间,能够有效拦截水中的泥沙,防止止水帷幕渗漏位置发生管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一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一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26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层叠膜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微机电系统(MEMS)多轴陀螺仪Z轴电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