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流罩分件安装配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52307.8 | 申请日: | 2014-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1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豪进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7/00 | 分类号: | B62J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田磊 |
地址: | 51134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流 罩分件 安装 配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流罩分件安装配合结构。
背景技术
摩托车的导流罩是摩托车的一个重要构件。作为一个空气导流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可以有效地减小摩托车高速行驶时的空气阻力和降低燃油消耗。现有的摩托车导流罩在安装的紧固性和整体性方面无法进行兼顾,在安装的时候为了能够保持紧固使用螺栓连接,螺栓裸露在外,容易发生螺栓处生锈的现象,导致导流罩难以拆卸,要保持导流罩为一整体的话,对于导流罩上的一些流线型曲面的加工会增加加工的难度,现有的一些经改良的导流罩的也不能很好的解决该问题,以下结合具体专利进行说明。
申请号为“CN200520033141.X”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名称为“摩托车导流罩”的实用新型专利。该公布的一种摩托车导流罩,包括导流罩主体和导流罩面盖,在导流罩主体的灯孔两侧为可与导流罩主体分离的装饰件。该导流罩通过将导流罩分成三个组件进行加工以降低加工难度,但该组装方式给导流罩表面增加了连接螺栓孔,增大了螺栓生锈的可能,影响整体外观。
申请号为“CN200820099951.9”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名称为“一种摩托车导流罩”的实用新型专利。该公布的一种摩托车导流罩,是在导流罩本体上对称设有导流罩装饰件,导流罩装饰件的内侧嵌装有螺栓;导流罩装饰件的嵌装螺栓穿过导流罩本体上的上、下安装孔,与抱箍和螺母相连,上、下抱箍分别锁紧用于连接方向把管和方向柱的支撑棒。该摩托车导流罩通过内部支撑棒来固定导流罩,所能起到的固定作用有限,支撑板安装不方便,可能会与摩托车前大灯等其他设备产生干涉,而且导流罩并不密封,并不能起到防止螺栓受外界影响的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流罩分件安装配合结构,以解决现有的摩托车导流罩螺栓处易生锈、导流罩不密封、加工和安装不方便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分件安装的导流罩,降低了加工难度,同时通过对导流罩与左右附板的连接结构内置,使得导流罩表面不留下螺栓孔,保持了整体的美观性,防止螺栓暴露生锈,延长了使用寿命,该导流罩密封性好,安装方便,提升了防水防尘性能,同时也能对摩托车前大灯起到固定和保护的作用。
一种导流罩分件安装配合结构,包括导流罩主体,还包括左端附罩和右端附罩,所述左端附罩和右端附罩外壁为光滑整体曲面,且在内壁设有用于安装的若干第一安装螺栓孔和固定卡扣,所述固定卡扣位于附罩的内侧边缘位置,所述导流罩主体前端开有前大灯安装通孔,内部顶端设有第二安装螺栓孔两个,底部中间设置第一螺栓通孔两个,所述导流罩主体的左右两端面设有与所述固定卡扣卡合的方形通孔,还设有与第一安装螺栓孔对应的第二螺栓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螺栓孔与第二螺栓通孔通过ST4.2自攻钉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罩主体底部边缘设有第一折板。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罩主体的两边设有第二折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上都设有用于连接车架的第三螺栓通孔。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导流罩分为导流罩主体、左端附罩和右端附罩进行加工,因为左右端附罩为对称结构,而且分开加工的设备要求降低,减小了导流罩表面的加工难度;左端附罩和右端附罩的外表面为光滑的流线型,将连接的部位内置,使得连接螺栓和卡扣位置不暴露在表面,保持外部的完整性,防止螺栓老化生锈,延长导流罩使用寿命;导流罩中间的前大灯安装通孔与摩托车前大灯完全贴合,左端附罩和右端附罩分别与导流罩主体、前大灯紧密贴合,提升了导流罩整体的防水性能,防止泥沙灰层进入车体堆积,保持车大灯内空间的干净整洁,第二安装螺栓孔和第一螺栓通孔用于导流罩与前大灯的固定,使得导流罩对于前大灯能起到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导流罩分件安装配合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导流罩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左端附罩和右端附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豪进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豪进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23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跨骑型车辆的前盖罩结构
- 下一篇:摩托车带靠背的后货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