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鱼塘自动喂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51494.8 | 申请日: | 2014-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0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吴启有;张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02 | 分类号: | A01K6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塘 自动 喂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塘自动喂料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水产饲养的投料方式,大部分都是采用人工抛洒投料,但是人工抛洒仅仅适合小型水产饲养,随着社会对水产的需求量的提高,水产饲养场地逐渐扩大,那么通过自动化喂料方式代替人工喂料方式是必然的,自动化喂料可以省去大部分人力。现有市场上已有自动化喂料设备,但是其多数为固定设置在鱼塘水面附近,由于固定装置的存在会影响鱼塘的其他水面作业,因此设计一种能够自动喂料而又不会影响鱼塘正常作业的智能化投料设备就非常必要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塘自动喂料装置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鱼塘自动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横梁、送料装置和下料管道,所述立柱固定设置在鱼塘两侧地面上,横梁设置在两根立柱之间,其中一根立柱一侧设置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通过链条传动所述横梁升降;所述送料装置由输送减速电机、输送螺旋搅簧、输送管道和V型料斗构成,V型料斗和输送减速电机分别设置在输送管道两端,输送螺旋搅簧设置在输送管道内,输送螺旋搅簧一端与输送减速电机相连,输送螺旋搅簧另一端设置在V型料斗的出料口下方,V型料斗和输送减速电机分别设置在鱼塘两侧的地面上且位于两根立柱之间;所述输送管道下方设置有若干个下料口,下料口下方连接设置下料管道;所述输送管道通过绳索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
所述的一种鱼塘自动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设置在立柱内部或者外部。
所述的一种鱼塘自动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管道的出口处设置有料位挡板。
所述的一种鱼塘自动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管道的下方设置有料筒。
所述的一种鱼塘自动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步进电机设置在地面上。
所述的一种鱼塘自动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料斗内设置有钢珠,钢珠直径小于V型料斗的进料口直径且大于V型料斗的出料口直径,钢珠与输送螺旋搅簧接触配合。
所述的一种鱼塘自动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减速电机通过绳索与横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送料装置和下料管道配合可以完成自动喂料的过程,完全实现了自动化投料饲喂的目的;输送管道通过绳索悬挂设置在横梁上,通过立柱上的链条传动可以将横梁进行升降,进而可以对输送管道进行升降,升起后鱼塘水面上方一定高度为开阔区域,不会影响对鱼塘的其他正常作业(也可将输送减速电机与横梁通过绳索连接,这样横梁升降会带动输送管道和输送减速电机一起,使整个装置减少拆卸麻烦);该结构简单,方便,省时省力,大大的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了喂料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养殖业是人工喂料、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成本高的现状,尤其适用于大规模水产养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V型料斗,2-钢珠,3-料斗支架,4-输送减速电机,5-输送管道,6-输送螺旋搅簧,7-下料管道,8-料筒,9-料位挡板,10-立柱,11-横梁,12-绳索,13-步进电机,14-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鱼塘自动喂料装置,包括立柱10、横梁11、送料装置和下料管道,立柱10固定设置在鱼塘两侧地面上,横梁11设置在两根立柱10之间,其中一根立柱10一侧设置有步进电机13,步进电机13设置在地面上,步进电机13通过链条14传动横梁11升降;送料装置由输送减速电机4、输送螺旋搅簧6、输送管道5和V型料斗1构成,V型料斗1和输送减速电机4分别设置在输送管道5两端,V型料斗1下方设置有料斗支架3,输送螺旋搅簧6设置在输送管道5内,输送螺旋搅簧6一端与输送减速电机4相连,输送螺旋搅簧6另一端设置在V型料斗1的出料口下方,V型料斗1和输送减速电机4分别设置在鱼塘两侧的地面上且位于两根立柱之间,主要为了方便输送管道以及输送减速电机的升降设计;输送管道5下方设置有若干个下料口,下料口下方连接设置下料管道7;输送管道5通过绳索12与横梁11固定连接,横梁11升降时,带动输送管道5上下升降,升起后鱼塘水面上方一定高度为开阔区域,不会影响对鱼塘的其他正常作业,升降高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也可以将输送减速电机4与横梁11通过绳索连接,这样横梁11升降会带动输送管道5和输送减速电机4一起,使整个装置减少拆卸麻烦。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链条14设置在立柱10内部或者外部,以方便升降结构的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14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