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温度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51352.1 | 申请日: | 2014-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0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郝鹏;崔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博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B60H1/32;B60H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2003 江苏省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温度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温设备,具体为一种车载温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处于热带或炎炎夏日下长期停在室外的车辆,其车内的温度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升高至60℃或更高。这种高温会使得相对封闭的车内空间气体产生更多有害气体。更重要的是,当驾乘人员进入车内时,热浪让人不得不退避三舍。
目前,针对这种车内高温有主要有三种解决方法:
方法一,物理降温。即反复快速地开启和关上车门,使得气体排出。当有两人或两人以上时,可同时操作多扇车门;而当只有一人时,可摇下一扇车窗,并对另一扇车门进行类似操作,使气体从该车窗中排出。这种方法十分不便,且在密集的停车场更是无法顺利完成。
方法二,喷雾。使用压缩液体汽化,在该过程中吸收车内热量。该方法不仅只能实现局部温度的降低,而且效率不高,并不能有效降温。有时,这些产品所产生的气体也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甚至有可能使得玻璃局部温度下降而可能开裂。
方法三,利用车内的空调和通风系统。该方法不仅费时耗电,效果也不好。
不仅如此,车内气体环境较为恶劣,PM2.5、甲醛等有害气体极易在车厢内聚集,因此,有效处理该类有害气体,净化车内空气也是本实用新型的重要出发点之一。特别的,当净化功能与气温调节功能相结合时,将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针对上述现实情况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有效降低车内温度的车载温度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车载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处理模块、电源模块、温度采集模块以及冰块容器,所述电源模块、温度采集模块分别与中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冰块容器内设有制冷片和抽气泵,抽气泵进气嘴与冰块容器进气口连接,抽气泵排气嘴与冰块容器出气口连接,制冷片、抽气泵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连接。
使用时,用户需要在冰块容器内预先存储一定量的冰块,通过制冷片可维持冰块的冷冻状态。如为自动启动模式,则当温度采集模块检测到外部空气温度(车内温度)超过设定温度后,即通过中央处理模块启动抽气泵开始抽吸车内气流,降温后的气流再从冰块容器内排出,有效降低车内温度。如为人工控制启动模式,则可通过手动或远程控制启动车载温度调节装置。在车载温度调节装置不进行抽气时,冰块容器应尽量保持密封。
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
为进一步增进气流循环,所述冰块容器的出气口处设有风扇,风扇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连接。因受气流管道体积限制,所述风扇优选设置在冰块容器出气口的外部。
所述冰块容器进气口或出气口设有空气净化过滤装置。所述空气净化过滤装置可设置PM2.5和活性炭等有害气体过滤层,以去除车内异味以及飘尘。
为实现远程控制,所述车载温度调节装置内还设有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中央处理模块连接,用于和手机等终端连接,使用户通过APP即可实现对车载温度调节装置的远程控制。
所述车载温度调节装置设有一杯状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部作为冰块容器的杯腔和下部的杯底座,上述各模块设置在所述杯底座内。杯状的外形车载温度调节装置方便把持或卡固在车体的杯架内。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车载温度调节装置运行方式灵活,可通过自动启动或远程控制等方式实现对车内空气的实时降温与空气净化等,减少车体内存积因高温产生的有害气体,环保节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1-电源模块,2-无线通信模块,3-温度采集模块, 4-中央处理模块,5-制冷片,6-风扇,7-抽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及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车载温度调节装置,包括:
1)电源模块1。
所述电源模块1设有可充电的蓄电池和充电接口,所选的蓄电池的蓄电量应尽量保障车载温度调节装置工作时间不小于8小时,使其能够基本维持在白天的降温和空气净化工作。
2)中央处理模块4。
对来自电源模块1、无线通信模块2、温度采集模块3、制冷片5、抽气泵7和风扇6等组件的信号数据进行统筹管理和协调。
3)无线通信模块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博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博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13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切管机
- 下一篇:一种白酒酿造车间调温加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