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面驱动螺杆泵抱闸间歇式制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51110.2 | 申请日: | 2014-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1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忠;田伟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玉忠;田伟男 |
主分类号: | F04C14/06 | 分类号: | F04C14/06 |
代理公司: | 大庆市远东专利商标事务所 23202 | 代理人: | 周英华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面 驱动 螺杆 泵抱闸 间歇 制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体制动系统,尤其涉及地面驱动螺杆泵抱闸间歇式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地面驱动螺杆泵的类型较多,目前国内油田应用的主要类型是电动机机械驱动、有级调速、井口法兰连接的地面驱动装置。按驱动装置的不同分:平行轴驱动、同轴驱动、偏置驱动螺杆泵等。地面驱动螺杆泵是一种新型的采油机械,主要由地面驱动装置和井下螺杆泵两部分组成。地面驱动装置将井口动力通过抽油杆的旋转运动传递到井下,驱动井下的螺杆泵工作;螺杆泵是一种容积泵,它依靠转子在定子中旋转,形成一系列空腔,从吸入端向排出端渐进,连续完成从井底吸油、向井口排油。现有的地面驱动螺杆泵均不设有制动系统,在螺杆泵停机后,储存在杆柱中的变形扭转势能会快速释放,使杆柱反转;油管及外输管线内液压差及压力差的作用下,螺杆泵会变成液压马达,使螺杆柱反转。使螺杆柱反转危害极大:螺杆泵杆柱反转过程是由慢到快、由快到慢两个阶段组成。在这个过程中,杆柱会产生激励振动,当它的激励频率与杆柱自身频率或井口自振频率相同时,会产生共振,反转速度瞬间会达到高速飞车状态,造成的危害包括:螺杆泵的反转会使杆柱脱扣、光杆甩弯,地面驱动装置零部件的损坏;螺杆泵的反转会造成部分零部件过热,点燃井口游离气,造成井口燃烧爆炸;螺杆泵的反转不仅会危及设备的安全,还会危及现场维护操作人员的安全,成为生产事故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出的地面驱动螺杆泵抱闸间歇式制动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地面驱动螺杆泵抱闸间歇式制动系统,是由电磁抱闸制动系统和间歇式微电脑控制器组成,所述的电磁抱闸制动系统包括壳体、制动钢盘和摩擦盘,所述的壳体一端为敞口圆柱筒体,壳体的另一端壁上设有轴孔Ⅰ,端壁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励磁线圈,壳体内部设有制动钢盘和摩擦盘,壳体内壁与制动钢盘的外周设有两组以上的凸凹滑道轴向动配合连接,端壁内侧与制动钢盘之间均布连接着两组以上的弹簧,所述的制动钢盘轴心设有轴孔Ⅱ,传动轴与摩擦盘轴心固定连接,传动轴的一端依次穿过轴孔Ⅱ、轴孔Ⅰ至摩擦盘与制动钢盘相贴。所述的间歇式微电脑控制器是由控制单片机分别连接了显示电路、复位电路、键盘输入电路、螺杆泵电机断电检测隔离输入电路、存储器和控制输出驱动电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制动钢盘径向的两侧均设有凹槽,两个凹槽由下部为半圆弧状拔叉的两端对应插接,拔叉顶部设有缩颈穿过壳体外壁上的开口槽并置于外部,拔叉的缩颈通过销子与开口槽两侧的凸起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励磁线圈由螺母固定在壳体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摩擦盘靠近制动钢盘的一侧附有石棉软填料层。
本实用新型的地面驱动螺杆泵抱闸间歇式制动系统,结构简单、制造安装容易,使用维护方便;制动可靠,安全性能好,避免了在螺杆泵停机后,储存在杆柱中的变形扭转势能会快速释放使杆柱反转的弊端,完成在螺杆泵驱动电动机断电后,通过对电磁抱闸制动系统的电磁线圈间歇式供电,实现对螺杆泵停机反转的间歇式制动,有效控制反转速度,直至反转自由停止,保证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及设备安全,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间歇式微电脑控制器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板电路结构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和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地面驱动螺杆泵抱闸间歇式制动系统,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地面驱动螺杆泵抱闸间歇式制动系统,是由电磁抱闸制动系统和间歇式微电脑控制器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玉忠;田伟男,未经刘玉忠;田伟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11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