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压软管总成的缩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50445.2 | 申请日: | 2014-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6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唐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亮 |
主分类号: | B29C65/58 | 分类号: | B29C65/5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软管 总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缩压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高中压液压软管总成的缩压结构。
背景技术
液压传动系统广泛应用于军事、航天及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其中液压软管总成是液压传动系统中最易发生故障的部位,因软管接头脱落造成的损失十分严重。液压胶管总成扣压工艺,是利用扣压机直接将套筒扣压在套有软管的内芯上,采用这种扣压技术的软管总成因扣压使套筒的扣压区域产生金属形变,存在内应力,当扣压工具离开后,扣压区域的套筒会产生反弹量,导致扣压量无法达到预期的精准要求,降低软管总成的可靠工作时间。此外,由于扣压结构的设计,套筒的内表面多为多边形结构(如八角形),胶管在套筒的扣压作用之下亦会呈现多边形的截面结构,具有多个边角,由此产生渗漏的通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液压软管总成的缩压结构,可提升软管的可靠工作时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压软管总成的缩压结构,包括内芯、软管及内套,内套缩压于套有软管的内芯上,其中内芯外壁上沿轴向排布有多个环形凹槽,内套内壁沿轴向设有多个压齿,所述凹槽和压齿作用于软管,所述内套沿轴向设置有多个开口;所述缩压结构还包括一外套,所述外套缩压于内套上并包裹所述开口,所述外套的内径与内套的外径过盈配合。
优选的,所述内套沿轴向定义有多个连续排列的圆周环,其中每一圆周环设置有至少一开口。
优选的,所述圆周环与所述压齿于轴向长度上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圆周环沿圆周等距离设置有三个开口,所述开口将所述圆周环分隔成三个圆弧段。
优选的,相邻圆周环的开口于轴向上错位排列,相邻圆周环的圆弧段错位排列。
优选的,还包括一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配合于所述内芯前端,所述内套的前端与所述内芯螺纹连接并抵接所述紧固螺母。
优选的,所述软管的缩压量为所述外套内径和所述内套外径的过盈量。
优选的,所述内芯的凹槽和所述内套的压齿于轴向上一一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内套带有错位开口的结构,为缩压过程中的形变提供了变形空间,消除内套的内部应力,提升内套结构的稳定性;外套过盈配合于内套上,可有效防止内套反弹,精准地确定缩压量;紧固螺母可进一步限定内套和软管之间的位移,使缩压结构更为稳固。本实用新型的缩压结构可有效增加缩压区域的抗轴向力强度,提升产品的可靠使用寿命。
2、缩压结构的套筒是圆形的,其软管的截面在缩压之后亦是圆形,不存在边角,避免由此产生渗漏的通道。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压软管总成的缩压结构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套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套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3,一种液压软管总成的缩压结构,包括接头螺母1,内芯2、软管3、内套4、外套5及过渡接头6。过渡接头6紧密配合于内芯2的头部并通过接头螺母1可拆卸的锁固。内芯2的中部装配有紧固螺母21。软管3套装于内芯2上,内套4缩压于套有软管3的内芯2上,前端与内芯2螺纹连接,并抵接紧固螺母21。外套5套于内套4上并完全包裹内套4,前端抵接紧固螺母21。紧固螺母21限定了内套4及外套5的缩压位置,防止其发生相对位移。内芯2的外壁上沿轴向连续设有多个环形凹槽22,内套4的内壁上沿轴向连续设有多个环形压齿41,凹槽22和压齿41一一对应,软管3紧密固定于凹槽22和压齿41形成的间隙中。
参见图4及图5,内套4内壁有压齿的区域,沿轴向定义出多个连续排列的圆周环42,每一圆周环42轴向的长度对应于一个压齿41的长度,换言之,每个圆周环42的内壁均具有一个完整的压齿41结构。每个圆周环42均具有三个沿圆周等距离排布的开口421,将其分隔成三个圆弧段422。相邻圆周环42的开口421在轴向上错位排列,相邻圆周环42的圆弧段422亦形成错位相连的形态。每一圆弧段422圆周方向上的两末端均具有开口421形成的空隙,为其在圆周方向上的形变提供了空间。本实施例的三个开口及形成三个圆弧段均仅为举例,并不进行限制,亦可根据实际内套的直径大小设置数量。作为一个优选,内套4压齿区域的前端亦设有三个开口,其中每一开口分别与最前端圆周环的开口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亮,未经唐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04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