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建筑隔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50286.6 | 申请日: | 2014-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0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健敏 |
主分类号: | E02D31/08 | 分类号: | E02D3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33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建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建筑隔震结构
背景技术
地震施工是世界所有国家在建筑物建造时必须考虑地震的中高风险,在短暂的地震发生时造成的大部分伤害均是由于存在相对重力场方向的垂直平面的侧向移动或是移动,当这种移动与建筑物发生共振时或建筑物结构不是金属材质的而是陶瓷材料时将会造成更大的伤害。传统的抗震是通过在建筑物底板或基础上设置附件,减轻建筑物的横向移动,通常这种抗震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经济成本高,而且只能起到部分抗震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隔震效果好,施工简便,经济成本低的隔震混凝土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建筑隔震结构,包括混凝土板,加强混凝土板,平滑层,建筑结构,基坑,弹簧件,所述混凝土板位于基坑内,形成凹槽和两端围护墙,上表面是平滑层;加强混凝土板位于凹槽的中心,平滑层的上面,与混凝土板的两端围护墙具有一定距离;所述弹簧件位于加强混泥土板与围护墙之间的空隙中;所述建筑结构与加强混凝土板在界面处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混凝土板的截面是倒п型。
作为优选,所述建筑结构与加强混凝土板采用螺纹或焊接的方式连接,在地震发生时,建筑结构不随基坑或混凝土板的侧向移动而移动,达到了隔震效果,保护建筑结构,在建筑结构较高时,尤其节省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混凝土板的上表面是粗糙表面,有利于增大基础的承重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平滑层是硅润滑脂层、润滑剂层、或表面平滑的塑料层。
作为优选,所述弹簧件与混凝土板围护墙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的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施工简便,隔震效果好,经济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混凝土板1、加强混凝土板2、平滑层3、建筑结构4,、基坑5、界面6、弹簧件7、围护墙8、凹槽9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新型建筑隔震结构,包括混凝土板1,加强混凝土板2,平滑层3,建筑结构4,基坑5,弹簧件7,所述混凝土板1位于基坑5内,形成凹槽9和两端围护墙8,其上表面设有平滑层3,加强混凝土板2位于凹槽9的中心,平滑层3的上面,与混凝土板1的两端围护墙8具有一定距离,所述弹簧件7位于加强混泥土板2与围护墙8之间的空隙中;所述建筑结构4与加强混凝土板2在界面6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板1的截面是倒п型。
进一步地,建筑结构4与加强混凝土板2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在地震发生时,建筑结构4不随基坑的侧向移动而移动,有效的达到了隔震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混凝土板2的上表面是粗糙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平滑层3是硅润滑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健敏,未经张健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02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USB数据线
- 下一篇:屏蔽罩组件及含其的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