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齿筒皮带式钻头送料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49917.2 | 申请日: | 2014-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8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王天泽;朱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津天阳激光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14 | 分类号: | B65G47/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齿筒 皮带 钻头 送料机 | ||
技术领域:机械制造、自动化装备与五金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钻头是品种多、用量大的五金工具消耗品,加工制造工艺复杂,人工过程多,生产效率低,因此,自动化需求紧迫。
实用新型内容:
一种圆齿筒皮带式钻头送料机,两固定侧板设置为斗形,斗形为上大下小的开口形,斗形内储存钻头,在斗形的下口的下面,设置圆齿筒,电机驱动圆齿筒转动,通过圆齿筒的转动使得钻头从斗里进入圆齿筒,从而输送到输送皮带上,漏下的钻头由输送皮带输送出来。
方案一:固定侧板形料斗。
设置固定板I,固定板由右I上支杆与右II上支杆支撑在右顶杆上,右顶杆由右II支杆与右III支杆支撑,右II支杆与右III支杆分别与前II底板和后II底板固定连接,设置固定板II,固定板由左I上支杆支撑在左顶杆上,固定板与固定板设置为斗形,斗形为上大下小的开口形,斗形内储存钻头。
方案二:设置圆齿筒。
圆齿筒通过圆齿筒转动轴支撑在前顶板与后顶板上,电机转动轴与电机轴刚性连接,电机的支座固定在右V支杆上,右V支杆下端固定在后I底板上,前顶板由左II支杆与右II支杆支撑,左II支杆与右II支杆与前II底板连接,圆齿筒左右侧放置圆筒壁,圆筒壁上下开槽孔。
方案三:设置输送皮带。
输送皮带由前皮带轮与后皮带轮支撑,前皮带轮通过前轴分别由左I支杆与右I支杆支撑,左I支杆与右I支杆的下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左底杆与右底杆上,左底杆与右底杆的下面由前I底板固定连接,输送皮带两侧分别放置左I挡杆与右I挡杆、右II挡杆,左I挡杆与右I挡杆、右II挡杆下端分别与左底杆与右底杆固定连接,后皮带轮与轮毂电机固定连接,轮毂电机两端分别安装在右IV支杆与左IV支杆上,右IV支杆与左V支杆的下端连接着后IV底板。
方案四:运转过程。电机驱动电机轴转动,电机轴带动圆齿筒转动轴转动,圆齿筒转动轴带动圆齿筒转动,固定侧板I与固定侧板II里的钻头漏下,漏下的钻头随着圆齿筒的转动输送到输送皮带上被输送出来,轮毂电机驱动后皮带轮,后皮带轮驱动输送皮带运转。
本专利的核心内容:
一种圆齿筒皮带式钻头送料机,设置固定板I,固定板I由右I上支杆与右II上支杆支撑在右顶杆上,右顶杆由右II支杆与右III支杆支撑,右II支杆与右III支杆分别与前II底板和后II底板固定连接,设置固定板II,固定板II由左I上支杆支撑在左顶杆上,固定板I与固定板II设置为斗形,斗形为上大下小的开口形,斗形内储存钻头,在斗形的下口的下面,设置圆齿筒,圆齿筒通过圆齿筒转动轴支撑在前顶板与后顶板上,电机转动轴与电机轴刚性连接,电机的支座固定在右V支杆上,右V支杆下端固定在后I底板上,前顶板由左II支杆与右II支杆支撑,左II支杆与右II支杆与前II底板连接,圆齿筒左右侧放置圆筒壁,圆筒壁上下开槽孔,设置输送皮带,输送皮带由前皮带轮与后皮带轮支撑,前皮带轮通过前轴分别由左I支杆与右I支杆支撑,左I支杆与右I支杆的下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左底杆与右底杆上,左底杆与右底杆的下面由前I底板固定连接,输送皮带两侧分别放置左I挡杆与右I挡杆、右II挡杆,左I挡杆与右I挡杆、右II挡杆下端分别与左底杆与右底杆固定连接,后皮带轮与轮毂电机固定连接,轮毂电机两端分别安装在右IV支杆与左IV支杆上,右IV支杆与左IV支杆的下端连接着后I底板。
电机驱动电机轴转动,电机轴带动圆齿筒转动轴转动,圆齿筒转动轴带动圆齿筒转动,固定侧板I与固定侧板II里的钻头漏下,漏下的钻头随着圆齿筒的转动输送到输送皮带上被输送出来,轮毂电机驱动后皮带轮,后皮带轮驱动输送皮带运转。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其中分别为:1、固定侧板I,2、钻头,3、固定侧板II,4、左I上支杆,5、前顶板,6、左II支杆,7、圆齿筒,8、圆齿筒转动轴,9、前II底板,10,左挡杆,11、左I支杆,12、前I底板,13、前皮带轮,14、前轴15、右I支杆,16、右底杆,17、右I挡杆,18、右II支杆,19、右II挡杆,20、右顶杆,21、后II底板,22、右III支杆,23、连接轴,24、右IV支杆,25、后I底板,26、轮毂电机,27、后皮带轮、28、输送皮带,29,右V支杆,30、后顶板31、右I上支杆,32、右II上支杆,33、电机,34、电机轴,35、圆筒壁(上下开槽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一下本专利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津天阳激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津天阳激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99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