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白蚁防治喷粉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49878.6 | 申请日: | 2014-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4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军;黄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广东科建白蚁虫害防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M9/00 | 分类号: | A01M9/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刘明星 |
| 地址: | 5102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蚁 防治 喷粉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白蚁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蚁防治喷粉器。
背景技术:
白蚁防治行业中,电筒、锣丝批、喷粉球是传统三件宝,喷粉球由胶囊和喷管构成,操作时直接将药粉加入胶囊中,通过挤压胶囊将空气和药粉一块由喷管喷出,从而实现将药粉喷到白蚁危害点、最终杀灭白蚁的目的。但是该喷粉球存在以下缺点:
①由于胶囊放松回吸时产生较大的吸力,常常将白蚁危害点的泥屑甚至白蚁回吸堵住喷管咀,造成堵塞。
②由于挤压胶囊时的力度较难控制,尤其是新手操作时,喷出的药粉一下多、一下少,出粉不均匀,防治效果适得其反。
③喷粉管固定单一方向,当朝下操作时,胶囊内药粉因自然滑落堵塞喷管。
④无法观察、判断药粉的消耗量,常常药剂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将药粉均匀喷出、方便使用、效果更好的白蚁防治喷粉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施的:
本实用新型的白蚁防治喷粉器,包括气囊和喷粉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容器,容器的前端连有能转动和弯曲的喷粉管,容器一侧壁上设有透明的观察窗,在容器的后端连有气管,气管一端伸入容器底部,另一端与气囊相连,气囊固定在容器后端的固定架上,在容器中的气管中还设有止回阀,在气囊的后端设有单向进气阀,在容器的上侧壁上还设有加粉口。
所述的观察窗上还设有刻度线,以观察容器中粉末的体积的,判断药粉的消耗,确保防治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连续挤压气囊,空气经单向进气阀进入气囊,再经止回阀进入容器中,吹动容器内的药粉,细微药粉颗粒随空气漂浮,经喷粉管喷出,均匀分布在白蚁危害点,并随气流在危害点内扩散,喷粉管可以旋转弯曲,通过旋转喷粉管,调整喷嘴角度,使容器和气囊保持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可对不同方位的危害点进行处理,而不会因粉剂的自然滑落堵住喷粉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①通过连续挤压气囊,空气单向流动,不会形成回吸现象,更不会堵塞喷粉管上的喷嘴。
②单向气流吹动容器内药粉呈飘浮状态,经喷粉管均匀喷出,使药粉分布更均匀,而且可以在危害点扩散。
③通过旋转喷粉管、调整喷嘴角度,可以对不同方位的危害点进行处理,而不会因为粉剂自然滑落出现堵住出粉口现象。
④通过观察窗随时观察、判断药粉的消耗,可以避免药粉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喷粉管;2、容器;3、气囊;4、单向进气阀;5、止回阀;6、观察窗;7、气管;8、加粉口;9、支架;10、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白蚁防治喷粉器,包括气囊3和喷粉管1,还包括容器2,容器的前端连有能转动和弯曲的喷粉管1,容器一侧壁上设有透明的观察窗6,观察窗上还设有刻度线10,在容器的后端连有气管7,气管一端伸入容器底部,另一端与气囊3相连,气囊固定在容器后端的固定架9上,在容器中的气管中还设有止回阀5,在气囊的后端设有单向进气阀4,在容器的上侧壁上还设有加粉口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广东科建白蚁虫害防制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广东科建白蚁虫害防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98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轴向两级旋流喷嘴
- 下一篇:一种贫燃料多孔喷射燃烧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