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偏光膜的制造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49206.5 | 申请日: | 2014-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42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 发明(设计)人: | 桑木清和;宫崎真;芝田祥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蕴辉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偏光 制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偏光膜的制造装置。特别涉及在染色湿式拉伸方式下制造偏光膜的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在液晶显示装置等中使用的偏光膜,用碘、二色性染料等将聚乙烯醇薄膜染色、并单轴拉伸而形成的吸收二色性偏光膜被广为使用。
偏光膜的制造可大致分为聚乙烯醇薄膜的膨润工序、染色工序、交联工序、拉伸工序及调整工序。实际上,在膨润工序、染色工序、交联工序的所有工序中大多都同时进行拉伸,很多情况下无法区分拉伸工序和其他各工序。通常会采用湿式拉伸方法,所谓湿式拉伸方法是将原料膜浸渍在处理液中的同时进行拉伸的制造方法,使用驱动辊和多个导向辊将原料膜向各处理工序进行输送。
以往,在制造偏光膜时,在偏光膜的染色拉伸装置中,通常在处理槽外前后分别设置有夹持辊1和夹持辊2,该夹持辊1和夹持辊2的旋转速度被设置为不同的速度。另外,在处理槽的处理液中还设置有导向辊。原料膜由驱动辊驱动,在所述处理槽中经由导向辊的导向,通过设置于处理槽外前后的夹持辊1和夹持辊2的旋转速度差,而被拉伸、输送。由此,原料膜在处理槽外的夹持辊1与处理槽内的导向辊3’之间的部分m1、均在处理槽内的导向辊3’与导向辊4’之间的部分n、以及处理槽内的导向辊4’与处理槽外的夹持辊2之间的部分m2,被拉伸。
然而,在处理槽外的夹持辊与导向辊之间的部分m1和m2处的拉伸中,一部分原料膜浸渍在处理液中,一部分原料膜没有浸渍在处理液中。而在两导向辊之间的部分n的拉伸中,原料膜全部浸渍在处理液中。由此,在处理槽外的夹持辊和导向辊之间(m1、m2)的拉伸与导向辊之间(n)的拉伸会产生差异,从而成为原料膜拉伸的不稳定因素。例如,专利文献1的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49766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原料膜的拉伸稳定化的偏光膜的制造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偏光膜的制造装置,其具备对原料膜实施膨润处理的浴槽、实施染色处理的浴槽、实施交联处理的浴槽、以及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在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中,对所述原料膜进行拉伸,所述偏光膜的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
沿所述原料膜的输送方向,在所述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外,在进入该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前的上游侧设置有第一夹持辊,在离开该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后的下游侧设置有第二夹持辊,所述第一夹持辊和所述第二夹持辊分别为一对,且所述第一夹持辊和所述第二夹持辊的旋转速度设定为不同,
沿所述原料膜的输送方向,在所述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内,在进入该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的处理液后的上游侧设置有第三夹持辊,在离开该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的处理液前的下游侧设置有第四夹持辊,所述第三夹持辊和所述第四夹持辊分别为一对,且所述第三夹持辊和所述第四夹持辊的旋转速度设定为不同,
并且,将所述第一夹持辊至所述第四夹持辊的旋转速度设定为:所述第三夹持辊与所述第一夹持辊的旋转速度相同,所述第四夹持辊的旋转速度大于所述第三夹持辊的旋转速度,所述第二夹持辊的旋转速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四夹持辊的旋转速度,所述原料膜由驱动辊驱动,在所述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中,经由所述第一夹持辊至所述第四夹持辊这四对夹持辊,通过设置于所述处理液中的所述第三夹持辊和所述第四夹持辊的速度差而被拉伸、输送,
将所述第三夹持辊和所述第四夹持辊设置在所述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中距液面相同距离的位置,且使所述原料膜在所述第三夹持辊和所述第四夹持辊之间在水平方向被拉伸、输送。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偏光膜的制造装置,优选所述第四夹持辊的旋转速度为所述第三夹持辊的旋转速度的2~5倍。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偏光膜的制造装置,优选在所述第三夹持辊和所述第四夹持辊之间还具有一对以上的夹持辊。
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的偏光膜的制造装置,优选所述第一夹持辊至所述第四夹持辊为由弹性体构成的夹持辊。
本实用新型第五方面的偏光膜的制造装置,优选所述第三夹持辊和所述第四夹持辊之间所具有的一对以上的夹持辊为由弹性体构成的夹持辊。
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东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日东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92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护套中心管式光缆
- 下一篇:金属探测系统及其蓝牙金属探测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