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纺织对称振子天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46293.9 | 申请日: | 2014-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9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 发明(设计)人: | 姚澜;毛海亮;杨爱萍;刘晓丽;邱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27;H01Q1/5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 对称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领域,特别是纺织对称振子天线在人体无线通讯技术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创造了多种多样的电磁波工程系统一无线通信系统,如电视、广播、移动通信、雷达、导航、气象、定位卫星以及军事领域中的制导武器、电子对抗等。无线技术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是无可争议的,它已经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然而,人体无线通信将是未来无线通信的重要发展方向,该领域包括无线人体网络、无线传感网、无线个人网,它们在个人保健、家庭智能、娱乐及识别系统乃至太空探索、军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传统天线几乎全是由金属导体制作而成的,不易弯曲,在人体无线通信技术中得不到应用。而纺织材料的发展,为人体的无线通信技术的实现,带来了一种有效的方式。纺织天线是以织物为基质,与导电材料结合,可利用织物的低介电常数,减小天线的表面波损耗,提高天线带宽,同时纺织天线发生弯折后,天线的性质不会受到影响。因此,纺织天线可以在人体无线通信技术中得到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弯折、易变形且性质不受影响,可以应用在人体无线通信技术上的纺织天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纺织对称振子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织物,所述的织物上对称地设有两个导电织物贴片,两个导电织物贴片皆连接双线平衡器,双线平衡器连接同轴连接器。
优选地,所述的织物的厚度为1.5-2.5mm。
优选地,所述的导电织物贴片为长条形,其宽度为0.5-1.5mm。
优选地,所述的导电织物贴片之间的最小距离为0.5-1.5cm。
优选地,所述的织物为涤纶布、锦纶布、玻璃纤维布或Nomex毡。
优选地,所述的同轴连接器为SMA同轴连接器。
优选地,所述的纺织对称振子天线的谐振频率为915MHz。
优选地,所述的两个导电织物贴片为由一个导电织物贴片中间断开形成的两个左右对称的导电织物贴片作为天线的两个振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介质材料和导电贴片为纺织材料,制成的纺织天线柔软易弯曲,可以将天线应用到人体的穿着当中,从而实现人体的无线通信技术,且天线性质不受影响,可以在人体无线通信技术中应用;在SMA同轴连接器与导电贴片织物链接时,加入双线平衡器可以避免SMA同轴连接器与导电贴片织物直接连接产生的馈电不平衡问题;工艺操作简单、实用,且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相近,可以用作RFID标签天线。
附图说明
图1为纺织对称振子天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纺织对称振子天线结构示意图,所述的纺织对称振子天线,由织物1、导电织物贴片2、双线平衡器3和同轴连接器4组成。所述的织物1上对称地设有两个导电织物贴片2,两个导电织物贴片2皆连接双线平衡器3,双线平衡器3连接同轴连接器4。所述的织物1的厚度为2mm。所述的导电织物贴片2为长条形,其宽度为1mm。所述的导电织物贴片2之间的最小距离为1cm。所述的织物1为100%纯涤纶织物。所述的纺织对称振子天线的谐振频率为915MHz。
所述的纺织对称振子天线的生产方法为:
首先,通过铺叠和缝制的方法,得到2mm厚的介质材料即100%纯涤纶织物,在所得到的涤纶织物上粘附一层宽度在1mm,长度约为17cm的导电织物贴片2。将其从中间断开形成两个左右对称的导电织物贴片作为天线的两个振子,两块导电织物贴片2最小间隔为1cm,再把两者固定好。
其次,制作带有双线平衡器3的SMA同轴连接器:依据双线平衡器的原理用硬质铜导线制作出双线平衡器3,并把双线平衡器3与同轴连接器4焊接起来。
最后,纺织对称振子天线的成型:把带有双线平衡器3的SMA同轴连接器,焊接到导电织物贴片2的端口上,制成所需的纺织对称振子天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62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