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纳米铁处置重金属废水一体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46226.7 | 申请日: | 2014-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5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 发明(设计)人: | 程辛凤;陈长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同昕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03/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 地址: | 20043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处置 重金属 废水 一体化 装置 | ||
1.一种纳米铁处置重金属废水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01)、纳米铁加药管(08)、絮凝剂加药管(10)、反应区(I)、絮凝区(II)、沉淀区(III)、泥斗(03)、排泥管(02)和出水管(05);
所述进水管(01)与所述反应区(I)的底部相连;
所述纳米铁加药管(08)、所述絮凝剂加药管(10)通入所述反应区(I);
所述反应区(I)设有搅拌器(09);
所述絮凝区(II)在所述反应区(I)的外侧,所述反应区(I)高度的高于所述絮凝区(II)的高度;
所述沉淀区(III)在所述絮凝区(II)的外侧;
所述泥斗(03)设置在所述反应区(I)、所述絮凝区(II)、所述沉淀区(III)的下方;
所述排泥管(02)与所述泥斗(03)的底部相连;
所述出水管(05)设置在装置的顶部,且处于所述沉淀区(III)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铁处置重金属废水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纳米铁加药管(08)直通到所述反应区(I)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铁处置重金属废水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絮凝剂加药管(10)通到所述反应区(I)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铁处置重金属废水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絮凝区(II)设有高效微涡流絮凝球(0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铁处置重金属废水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沉淀区(III)设有蜂窝斜管(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铁处置重金属废水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反应区(I)、所述絮凝区(II)、所述沉淀区(III)为同心圆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纳米铁处置重金属废水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集水槽(06),设置所述出水管(05)前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同昕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同昕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622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分离富氧曝气装置
- 下一篇:油田采出水处理双向分离旋流反应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