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辊底式热处理炉的烧嘴电极冷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45727.3 | 申请日: | 2014-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4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祥;田锡亮;王晓学;胡冠群;孙建成;李建忠;李华磊;张二科;李腾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Q3/00 | 分类号: | F23Q3/00;C21D9/00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刘伟 |
| 地址: | 4625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辊底式 热处理 电极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轧钢厂辊底式热处理炉的烧嘴,属于轧钢辊底式热处理炉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轧钢厂辊底式热处理炉的烧嘴是传统的自身预热式烧嘴,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由于炉膛内部温度始终处于高温状态,烧嘴在停止工作时,在炉膛压力的作用下,炉内高温混合气进入烧嘴内部,长时间在这种环境下,烧嘴点火电极会发生变形,甚至碳化的情况,导致点火信号误检,直接影响了生产。目前解决烧嘴点火电极容易过热变形的问题没有特别的方法,只能频繁调整或更换备件,这样不但造成了维护成本高,而且更换的烧嘴电极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烧嘴电极受到高温发生变形的问题,仍然会发生故障,导致烧嘴运行不稳定,影响生产的连续性和产品质量。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避免烧嘴电极发生高温变形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辊底式热处理炉的烧嘴电极冷却装置,这种烧嘴电极冷却装置能够对烧嘴电极进行及时冷却,降低烧嘴电极的温度,避免烧嘴电极因高温产生变形等缺陷,降低维护成本,提高烧嘴的运行稳定性。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辊底式热处理炉的烧嘴电极冷却装置,它由冷却风底座和电极冷却风管组成,冷却风底座和电极冷却风管为金属套管,冷却风底座套装在烧嘴的点火电极的外周,冷却风底座的前端与烧嘴外壁相连接,点火电极安装在冷却风底座的后端面上,在冷却风底座的管壁上有电极冷却风入口,电极冷却风管位于烧嘴内,电极冷却风管套装在点火电极陶瓷套管外周,电极冷却风管的后端与冷却风底座的前端相连接,电极冷却风管的前端与点火电极陶瓷套管的前端齐平。
上述辊底式热处理炉的烧嘴电极冷却装置,所述点火电极金属丝外周与冷却风底座的套管内壁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7mm,点火电极陶瓷套管外周与电极冷却风管内壁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1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烧嘴点火电极的外周套装了冷却风底座和电极冷却风管,冷却空气通过冷却风底座后部的电极冷却风入口进入电极冷却风管内,冷却空气对电极冷却风管内的点火电极陶瓷套管和点火电极金属丝进行降温冷却,达到使点火电极降温的目的,冷却空气冷却后进入烧嘴燃烧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使用效果极好,彻底解决了烧嘴点火电极长期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变形的问题,具统计,采用本实用新型后,烧嘴故障率降低30%,点火电极的使用寿命由2个月提高至6个月,维护成本降低约60%,年节约备件费用约60万元,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安装本实用新型的烧嘴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点火电极1、点火电极陶瓷套管2、点火电极金属丝3、电极冷却风底座4、电极冷却风管5、电极冷却风入口6、燃气入口7、烟气出口8、烟气导管9、空气导管10、金属换热器11、燃烧室12、助燃空气入口1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冷却风底座4和电极冷却风管5组成,冷却风底座4和电极冷却风管5为金属套管。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冷却风底座4的材质为HMn58-2,电极冷却风管5的材质为Cr25Ni20。
图中显示,安装本实用新型的烧嘴包括点火电极1、点火电极陶瓷套管2、点火电极金属丝3、燃气入口7、烟气出口8、烟气导管9、空气导管10、金属换热器11、燃烧室12、助燃空气入口13,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点火电极1的烧嘴壁上,起到为烧嘴点火电极1冷却降温的作用。
图中显示,冷却风底座4套装在烧嘴的点火电极1的外周,冷却风底座4的前端与烧嘴外壁相连接,点火电极1安装在冷却风底座4的后端面上,在冷却风底座4的管壁上有电极冷却风入口6。
图中显示,电极冷却风管5位于烧嘴内,电极冷却风管5套装在点火电极陶瓷套管2外周,电极冷却风管5的后端与冷却风底座4的前端相连接,电极冷却风管5的前端与点火电极陶瓷套管2的前端齐平。
图中显示,点火电极金属丝3外周与冷却风底座4的套管内壁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7mm,点火电极陶瓷套管2外周与电极冷却风管5内壁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1mm。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冷却风底座4和电极冷却风管5内部分别为∮18和∮12的通孔,点火电极1在原有基础上加长105mm,目的是将外径∮4的点火电极金属丝3部分移至冷却风底座4内的∮18通孔内,使点火电极金属丝3与冷却风底座4的金属管壁之间的间距增加至7mm,避免金属丝与金属管壁短路,影响烧嘴正常点火。外径∮10的点火电极陶瓷套管2位于电极冷却风管5内部,点火电极陶瓷套管2外周与电极冷却风管5内壁之间间隙为1mm,冷却空气由冷却风底座4上面的电极冷却风入口6进入电极冷却风管5,通过电极冷却风管5与点火电极陶瓷套管2之间的间隙进入烧嘴燃烧室12,达到使点火电极1降温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57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体绝缘转接母线和气体绝缘开关设备
- 下一篇:家用中药熏蒸治疗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