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实现中国非道路三阶段排放的电动热端EGR6缸柴油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45449.1 | 申请日: | 2014-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0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赵鸿斌;胡晓光;赵从龙;何波;张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5/07 | 分类号: | F02M25/07;F02M37/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刘志菊 |
地址: | 44100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中国 道路 阶段 排放 电动 egr6 柴油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实现中国非道路三阶段排放的电动热端EGR 6缸柴油发动机。
背景技术
工程用活塞连杆式柴油机在结构上包括缸体、缸盖、齿轮室、曲柄连杆机构、燃油供给系统、气路系统、启动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等。目前工程用的康明斯发动机主要都采用用柱塞式P型喷油泵进行高压燃油喷射的,废气直接通过增压器连接整车端排气管直接排到大气中,只能满足国二及以下的排放法规,不能满足国三及以上排放。
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是现主流的燃油供给系统,它的泵端压力高于普通P型喷油泵,利用ECU实时采集发动机工况数据,通过对喷油器上的电磁阀的开启时刻和开启时间进行精确控制,从而优化发动机内燃烧,控制排放。但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成本昂贵,在实现国三排放标准时其替代产品EGR已逐渐成为开发研究的热点。首先,采用EGR技术降低NOX排放的效果最显著,效率最高;其次采用EGR技术对发动改动小,产生新零件少,零件成本低;再次电动EGR系统相比高压共轨系统价格更低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造价昂贵问题,提供一种成本相对低廉,技术相对成熟,性能稳定可靠,同样可实现非道路国三排放标准的电动EGR柴油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动热端EGR系统,可有效降低EGR冷却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积碳堵塞,冷凝腐蚀的问题,有效提高发动机可靠性和耐久性。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的可实现中国非道路三阶段排放的电动热端EGR 6缸柴油发动机包括缸体、缸盖、齿轮室、曲柄连杆结构、燃油供给系统、电动热端EGR系统、起动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及控制系统,其燃油供给系统中机械燃油泵安装于前置齿轮室上;输油泵安装于缸体上,输油泵与燃油滤清器连接,燃油滤清器通过管路同机械燃油泵 连接,机械燃油泵通过高压油管连接到喷油器;气路系统的增压器布置在排气歧管上部,发动机气缸废气出口通过排气歧管连接到增压器,增压器废气出口与客户端排气管连接实现排气;电动热端EGR阀安装在排气歧管下方,气缸废气通过排气歧管和四五缸间下端弯头接到电动热端EGR阀,电动热端EGR阀与EGR冷却器直接连接,电动热端EGR阀通过导气管路经过四五缸间连接到混合器,混合器直接安装到进气盖板上。
所述的控制系统ECU安装于缸体上与机械燃油泵同侧,通过线束与转速传感器、水温传感器、进气压力传感器及电动热端EGR阀连接。
所述的冷却系统的EGR冷却器通过取水连接管与缸体水道连接,通过回水连接管与水泵连接,电动热端EGR阀通过取水管路和与EGR冷却器进水口连接,通过回水管路与EGR冷却器回水口连接。
所述燃油供给系统中喷油器喷孔数量为6个。
所述的气路中电动热端EGR阀驱动形式为24V/12V电流驱动。
所述的混合器中安装有预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动热端EGR系统+机械燃油泵取代原电控高压共轨系统,通过匹配喷射压力更高的喷油泵,利用ECU有效控制经EGR冷却器冷却废气再循环,有效降低废气中的NOX含量,达到中国非道路国三排放标准,同时大幅度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发动机可靠性、耐久性及产品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电动热端EGR阀和EGR冷却器集成化,减少阀和冷却器间的连接零件,进气预热器嵌入式安装于混合器前端,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电动热端EGR阀和EGR冷却器集成化后的模块装配于排气歧管下方,整机布置紧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左侧结构及布置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侧结构及布置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54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柴油车燃油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燃料动力船LNG燃料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