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推拉窗碰锁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45278.2 | 申请日: | 2014-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0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周若华;高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若华;高旭 |
主分类号: | E05B65/08 | 分类号: | E05B65/08;E05C1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3 | 代理人: | 陶慧英 |
地址: | 300061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拉 碰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门窗的紧固装置,具体讲是一种推拉窗碰锁。
背景技术
塑钢与铝合金窗框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的推拉窗中,此种结构设计具有密封效果好、推拉方便等优点,通常在一扇窗框内侧面的中部设置半圆环形锁环,通过旋转挂在另一扇窗框内侧前面中部锁板上的沟槽内,以实现对两扇窗框进行锁紧,需要打开窗框时,旋转锁环,使其脱离锁板上的沟槽,达到开锁的目的。但是这种锁体结构的锁环一旦受到外力很容易被损坏,或者由于人们忘记上锁环,使窗框的安全性能无法得到保证,窗框的锁紧装置就失去了防盗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普通的推拉窗锁紧装置,由于锁环容易受到外力损坏,导致窗框失去防盗效果,而提供一种可自动碰撞锁紧的推拉窗碰锁。
本实用新型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推拉窗碰锁,包括第一窗框和第二窗框,第一窗框内侧面的下部连接锁体,第二窗框内侧前面的下部对应位置形成凹孔,所述锁体的底座为方体结构,底座上两侧对应形成固定孔,中间形成长方形凸块,凸块的顶面形成有滑槽,前端面形成滑道孔,滑道孔内设置半圆柱形空心垫片,阶梯销杆的一端插入第一弹簧并设置在滑道孔内,拨块通过销钉经滑槽与阶梯销杆的第一通孔连接。
这样设计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普通推拉窗锁环容易损坏,或者由于人们忘记上锁环,而失去防盗功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钢珠滑落凹孔的设计,实现自动滑动,自动锁紧窗框,不会由于人们忘记关窗户而导致失窃。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使用弹簧压缩钢珠滑动自动锁紧窗框,使窗框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锁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阶梯销杆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
1 第一窗框 2 第二窗框
3 锁体 4 凹孔
5 底座 51 凸块
511滑道孔 512 滑槽
52 固定孔 6 垫片
7 第一弹簧 8 阶梯销杆
81 连接部 82 固定部
821 第一通孔 83 滑动部
831 弹簧滑槽 9 拨块
91 第二通孔 10 销钉
11 第二弹簧 12 钢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推拉窗碰锁,可采用塑料或不锈钢材料制作,包括第一窗框1和第二窗框2,第一窗框1内侧面的下部连接锁体3,第二窗框2内侧前面的下部对应位置形成凹孔4,所述锁体3的底座5为方体结构,底座5上两侧对应形成固定孔52,中间形成长方形凸块51,凸块51的顶面形成有滑槽512,前端面形成滑道孔511,滑道孔511内设置半圆柱形空心垫片6,阶梯销杆8的一端插入第一弹簧7并设置在滑道孔511内,拨块9通过销钉10经滑槽512与阶梯销杆8的第一通孔821连接。底座5的长宽高为35mm*30mm*3mm,凸块51的长宽高为30mm*14mm*10mm,滑道孔511的直径为8mm,滑槽512的长度为20mm,宽度为4mm,固定孔52的直径为4mm,长度为25mm,凹孔4的直径为10mm,长度为20mm,阶梯销杆8的长度为30mm,拨块9为半圆形,直径为10mm,厚度为6mm。
所述滑槽512与滑道孔是511垂直贯通的。
所述阶梯销杆8为一端形成连接部81,另一端形成与凹孔4卡合的滑动部83,中间为形成有第一通孔821的固定部82。
所述连接部81的直径小于固定部82的直径,固定部82的直径小于滑动部83的直径,连接部81的直径为4mm,长度为9mm,固定部82的直径为6mm,长度为6mm,滑动部83的直径为7mm,长度为15mm。
所述滑动部83的端部向内形成弹簧滑槽831,弹簧滑槽831内设置有第二弹簧11和钢珠12,弹簧滑槽831的直径为5mm,长度为10mm,钢珠12的直径为4.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若华;高旭,未经周若华;高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52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长波标准时刻电波盲区覆盖系统
- 下一篇:三维智能闹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