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干烧装置和加热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45090.8 | 申请日: | 2014-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7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戴亮;尹坤任;杨伸其;郭远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30 | 分类号: | G05D23/30;A47J31/5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2831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干烧 装置 加热 器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干烧装置和加热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加热器具的防干烧检测方式多种多样,有用突跳式温控器控制,有用防溢探头检水位与壶身的连通,有根据器具内浮球的状态判断是否干烧,有通过电流互感器检测电流变化,有根据温度传感器的升温快慢,有根据红外线检锅具温度……,如此众多的检测与判断方式大多机械结构或电路结构复杂、元器件多,从而导致生产制造成本昂贵。另外,很多检测与判断的方法,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反应不灵敏,精确程度低,存在误判或判断不准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反应灵敏,精确度、可靠性高的防干烧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干烧装置,应用于加热器具,所述防干烧装置包括:
设置于所述加热器具的发热区域附近、用于实时检测所述发热区域温度的温度检测模块,
与所述温度检测模块连接、用于采集所述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的温度信息的信号采集模块,
与所述信号采集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信号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温度信息判断所述加热器具是否发生干烧现象的MCU处理模块,以及
与所述MCU处理模块连接、用于当所述加热器具发生干烧现象时控制所述加热器具停止加热并报警的控制模块。
优选地,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加热器具的发热区域附近的热敏电阻、与所述热敏电阻串联的第一电阻,以及与所述热敏电阻并联的电容。
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加热器具停止加热的开关单元和用于提示用户的报警单元。
优选地,所述报警单元包括声提示器和/或光提示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出一种加热器具,包括具有导热部的容器和设置在该导热部上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器具还包括防干烧装置,所述防干烧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加热装置附近、用于实时检测所述导热部的温度检测模块,
与所述温度检测模块连接、用于采集所述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的温度信息的信号采集模块,
与所述信号采集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信号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温度信息判断所述加热器具是否发生干烧现象的MCU处理模块,以及
与所述MCU处理模块连接、用于当所述加热器具发生干烧现象时控制所述加热器具停止加热并报警的控制模块。
优选地,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加热器具的发热区域附近的热敏电阻、与所述热敏电阻串联的第一电阻,以及与所述热敏电阻并联的电容。
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加热器具停止加热的开关单元和用于提示用户的报警单元。
优选地,所述报警单元包括声提示器和/或光提示器。
本实用新型的防干烧装置通过温度检测模块实时检测发热区域的温度,并由MCU处理模块判断是否发生干烧现象,当发生干烧现象时,则由控制模块控制加热器具停止加热并报警提示用户。该防干烧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反应灵敏,精确度、可靠性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干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干烧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干烧装置中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热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干烧装置,应用于加热器具,尤其是电加热器具,本实用新型中的加热器具以电热壶为例进行说明,但不限于电热壶,该电热壶采用发热盘或发热管方式对壶内的液体进行加热,发热管或发热盘通过钎焊工艺焊接在电热壶的壶身上,优选焊接在电热壶的壶底,通过壶身壁对液体进行间接加热。发热管或发热盘设置的区域为发热区域。
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干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50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