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摄像吸引管的钝角引导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43790.3 | 申请日: | 2014-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7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郎景和;张震宇;王晓晔;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伟 |
主分类号: | A61B17/42 | 分类号: | A61B17/42;A61B17/94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 吸引 钝角 引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摄像吸引管的钝角引导头。
背景技术
现有人流手术刮宫操作多为超声监视下进行操作,存在术中视觉效果差、不直观、定位不准、手术创伤大、操作复杂、配套设施多、术后患者恢复慢、且极易造成因刮宫创伤大而不育、手术效果主要靠术者经验与技巧而定等缺点。目前我国是人流手术量较大的国家,国外少有相关的同类产品的研究。国内市场主要还是以超声监视进行刮宫人流为主,也有利用COMS模组技术进行相关产品研究及临床试用的,虽然该类产品较传统超声监视进行刮宫的同类产品在临床使用上有较大的进步,但因一些明显的设计缺陷使其很难在临床推广普及。这是因为摄像部分采用COMS模组进行结构设计的,因COMS模组外形尺寸较大,无法将其置于鞘管刮宫弧形缺口的后方,只能将其置于外鞘管的最前端,而进行刮宫操作时则就不能观察到刮宫时的动作及手术位置和手术效果。操作过程中发现孕囊后,反而先要离开孕囊位置,再根据离开过程中的手感进行再定位刮扫,具体刮扫过程的情况就观察不到了,这就使得手术过程中无法实时直视观察到手术部位,难以保证手术效果,准确性低,且因COMS模组的焦距在器械的结构设计中无法做到可调节,其成像焦点预设在镜头保护罩的外表面边缘,视频取像时,相当于人眼贴着纸面找字识字,无视野范围,难以实现可视下的手术操作。除此之外现有的摄像吸引管的钝角 引导头还存在着:强度低,稳定性差,使用成本高等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次性可视减压人工流产吸引管[申请号:201020292589.4],由主管、减压管、手柄和内窥镜构成,主管的前段为呈圆弧形弯曲的顶部,顶部的一侧开有吸引窗口,减压管位于主管内部,两端开口于主管背部的侧壁上,减压管与主管互不相通,内窥镜伸入主管内部,其镜头固定在主管前段顶部的内壁上。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摄像吸引管的钝角引导头操作时准确性低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强度低,稳定性差,成本高,焦距无法调整、视野范围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能直视操作区域的摄像吸引管的钝角引导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摄像吸引管的钝角引导头,设置在摄像吸引管的外管体前端,其特征在于,本钝角引导头包括呈弧形弯曲的钝角弯曲管段,在钝角弯曲管段的前端设有弧形头部,所述的钝角弯曲管段腹部设有与钝角弯曲管段内部贯通的弧形孔,所述的弧形孔的前部边缘为工作部,所述的弧形孔的后部内侧具有镜头安装空间。即前部边缘形成具有弧形刮扫面的工作部便于操作时进行刮宫操作,可以将摄像组件插入镜头安装空间内,这样使得摄像组件可以直视弧形孔,视野范围大,保证了无死角的视野范围,操作过程中发现孕囊后,可以直接进行定位刮扫,避免了可视化设备置于管体前端时需要先要离开孕囊位置,再根据离开过程中的手感进行再定位刮扫的情况。
在上述的摄像吸引管的钝角引导头中,所述的外管体与钝角弯曲管段固连或连为一体。
在上述的摄像吸引管的钝角引导头中,所述的钝角弯曲管段与弧形头部固连或连为一体。
在上述的摄像吸引管的钝角引导头中,所述的外管体内轴向插设有内镜管体,所述的内镜管体的前端延伸至弧形孔且内镜管体内设有摄像通道,所述的摄像通道的前端即为上述的镜头安装空间,所述的镜头安装空间位于弧形孔的后部边缘下方。使用时,摄像通道内可以插入的摄像组件优选为硬管光学内窥镜,其外端设有可调焦的光学接口,光照采用的外置医用冷光源,经导光光纤传导至窥镜前端进行照明取像,光照强度可调节,外置CCD模块,像素分辨率高,图像清晰。
在上述的摄像吸引管的钝角引导头中,所述的内镜管体的前端具有由透光材料制成且位于弧形孔内部后侧的内镜管封头,所述的镜头安装空间设置在内镜管封头内,所述的内镜管封头与内镜管体连为一体或固连在一起,所述的内镜管封头的外表面涂覆有疏水层。使得设置在内镜管封头内的光学内窥镜镜头可以直视弧形孔,视野范围大,保证了无死角的视野范围,其中,内镜管封头的外表面涂覆有疏水层能防止术中血渍沾粘在内镜管封头表面,对内镜的图像采集造成影响,另外,为了提高图像采集效果,这里的内镜管封头表面还可以设置光学涂层。
在上述的摄像吸引管的钝角引导头中,所述的外管体内设有与摄像通道相互独立且位于摄像通道下方的引流通道,所述的引流通道一端与弧形孔相连通,另一端沿外管体轴向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伟,未经钟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37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骨盆牵引外固定架
- 下一篇:带负压吸引功能的手术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