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荧光可视电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43404.0 | 申请日: | 2014-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3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 发明(设计)人: | 范冬平;孙永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鸥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11/04 | 分类号: | G01R11/04 |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 地址: | 3018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可视 电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电表生产领域,尤其是一种荧光可视电表的生产制造。
背景技术
为了时时了解自家或公共场所的用电情况,我们在电表安装后需要经常性查看,但电表只有在电量到达一定警戒值或其他特殊情况下提示灯才能亮,而电表周围较为昏暗的环境为电表上数据的读取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昏暗环境下仍能正常读取数据的荧光可视电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荧光可视电表,包括电表透明保护罩、电表外壳、液晶显示屏、荧光板和角度调节装置;
所述电表透明保护罩套在所述电表外壳的外部,且该电表透明保护罩四周侧壁的内表面与所述电表外壳侧壁的外表面之间留有一定间隙,该电表透明保护罩的顶部与所述电表外壳上表面之间留有一定空间;
所述电表外壳的上表面设有一液晶显示屏卡槽,所述液晶显示屏卡设在该液晶显示屏卡槽内;
所述荧光板通过第一转动轴可转动固定在所述电表外壳的上表面,且位于所述液晶显示屏卡槽的上方;
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固定在所述电表透明保护罩上,且与所述第一转动轴的顶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转动手柄、主动齿轮、传动大齿轮、传动小齿轮和从动齿轮;
所述主动齿轮可转动固定在所述电表透明保护罩侧壁上方的内表面,所述转动手柄与所述主动齿轮固定连接,且伸出所述电表透明保护罩侧壁,所述传动大齿轮与所述传动小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固定在所述第一转动轴的顶端,且所述传动大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所述传动小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
进一步,所述主动齿轮、传动大齿轮、传动小齿轮和从动齿轮成对对称存在,且两主动齿轮之间通过第二转动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主动齿轮、传动小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半径相等,所述传动大齿轮半径约为所述主动齿轮半径的2到4倍。
进一步,所述传动大齿轮位于所述电表透明保护罩四周侧壁的内表面与所述电表外壳侧壁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隙内。
进一步,所述荧光板为一内表面涂有荧光层的不透明板,其下端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转动轴通过一对轴承固定在所述电表外壳的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表的液晶显示屏能够通过对荧光板所发出的荧光的反射达到在昏暗中易于读数的目的,且通过对荧光板转动角度的调节,避免因光源角度不对使得读数出现偏差。
附图说明
图1是荧光可视电表结构示意图;
图2是角度调节装置侧视图;
图3是图1中A部放大图。
图中:1、电表透明保护罩 2、电表外壳 3、液晶显示屏 4、荧光板41、第一转动轴和角度调节装置 51、转动手柄 52、主动齿轮 53、传动大齿轮 54、传动小齿轮 55、从动齿轮 56、第二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详细说明。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电表透明保护罩1、电表外壳2、液晶显示屏3、荧光板4和角度调节装置。
电表透明保护罩套1在电表外壳2的外部,且该电表透明保护罩1四周侧壁的内表面与电表外壳2侧壁的外表面之间留有一定间隙,以便于安放传动大齿轮53,该电表透明保护罩1的顶部与电表外壳2上表面之间留有一定空间,以便于荧光板4的上下转动。
电表外壳2的上表面设有一液晶显示屏卡槽,液晶显示屏3卡设在该液晶显示屏卡槽内。
荧光板4为一内表面涂有荧光层的不透明板,其下端与第一转动轴41固定连接,第一转动轴41通过一对轴承固定在电表外壳2的上表面,且位于液晶显示屏卡槽的上方,该荧光板4能够向液晶显示屏3发射荧光,使得液晶显示屏3通过反射荧光达到人们能够在昏暗的环境中快速读数的目的,而第一转动轴41的设置使得荧光板4相对液晶显示屏3的角度可调,使得不同角度处电表数据的读取更加清晰准确。
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转动手柄51、主动齿轮52、传动大齿轮53、传动小齿轮54、从动齿轮55和第二转动轴56。
主动齿轮52、传动大齿轮53、传动小齿轮54和从动齿轮55成对对称存在,有利于第一转动轴转动的平稳,且两主动齿轮52之间通过第二转动轴56固定连接,使得两主动齿轮52同步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鸥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鸥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34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