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沫泵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43399.3 | 申请日: | 2014-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6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周长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龙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3/14 | 分类号: | F04D13/14;F04D29/42;F04D29/2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39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沫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沫泵。
背景技术
离心泵是根据离心力原理设计,高速旋转的叶轮叶片带动流体转动,将流体甩出,从而达到输送的目的。目前离心泵被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电力、化工等行业生产排渣、排矿、挖砂等领域。通常使用的离心泵一般采用开式和闭式两种结构形式的叶轮,然而闭式叶轮对流体的粘稠度要求较高,当抽取粘稠度较高的液体时,闭式叶轮上的流道容易发生堵塞。离心泵在输送固体、液体混合的流体时,离心泵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流体的冲刷和叶轮两侧的压力差较大,容易造成叶轮的叶片被快速磨损,影响离心泵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严重时会使叶轮损坏,造成离心泵停机。现有技术中,当离心泵所输送液体内含有气体是,离心泵的使用寿命会急剧降低且使用过程中故障频率高,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消沫泵,实现了对消沫泵结构的改进,其可将输送液体内的气体进行分离,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消沫泵,包括第一泵体、与第一泵体相连的第二泵体、位于第一泵体与第二泵体之间的泵盖、与第二泵体相连的悬架、位于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内的泵轴,悬架与泵轴之间设置有两个轴承,上述两个轴承相离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轴承盖、第二轴承盖,第一轴承盖和第二轴承盖均连接在悬架上,第一轴承盖位于第二轴承盖与第二泵体之间;泵盖与第一泵体之间形成第一叶轮腔,第一叶轮腔内设置有与泵轴连接并可随泵轴转动的第一叶轮,泵盖与第二泵体之间形成第二叶轮腔,第二叶轮腔内设置有与泵轴连接并可随泵轴转动的第二叶轮,第一叶轮与第一泵体之间形成液沫室且第一泵体设有与上述液沫室连通的液沫进口,第一叶轮上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排沫出口和与第二叶轮腔连通的排液口,排沫出口位置与第一叶轮几何中心之间距离大于排液口位置与第一叶轮几何中心之间距离,第二叶轮上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排液出口;第二泵体远离第一泵体一侧连接有密封端盖,泵轴的位于第一轴承盖与第二叶轮之间区域外周设置有轴套,轴套、密封端盖、第二泵体三者围成区域设置有密封组件。
优选地,排沫出口位于第一叶轮边部。
优选地,排沫出口位置与第一叶轮几何中心之间距离、排液口位置与第一叶轮几何中心之间距离两者的差值不小于叶轮外径的四分之一。
上述消沫泵中,通过对结构的改进,使其在工作过程中,消沫泵内输送液体中的气体可以得到良好的分离和排出,从而使得消沫泵运行流畅,故障率低,同时,可以延长消沫泵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消沫泵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消沫泵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龙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金龙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33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收割机的脱粒机构
- 下一篇:桂花刷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