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吸泵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43347.6 | 申请日: | 2014-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6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周长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龙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9/02 | 分类号: | F04D9/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39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吸泵。
背景技术
离心泵是根据离心力原理设计,高速旋转的叶轮叶片带动流体转动,将流体甩出,从而达到输送的目的。目前离心泵被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电力、化工等行业生产排渣、排矿、挖砂等领域。但是离心泵在开始使用时,无法自动上水,需要人工预先向泵体内注满液体,然后才能开始抽液工作,这给用户使用带来不便。
尽管自吸泵能够解决普通离心泵的这一不足,但是现有各种自吸泵(喷射泵、螺杆泵、高压自吸泵等),在实际实用过程中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如:、密封腔与机械密封存在失效或者泄露等问题,影响自吸泵的效率和使用寿命;2、弯头、止回阀、副叶轮等部件消耗了极大的水力,影响自吸泵的工作效率。因此,这些问题大大影响了自吸泵的使用效率和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吸泵,高效节能、性能可靠、能够自动抽取液体,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吸泵,包括泵体、泵盖、叶轮、中间架、悬架、泵轴、驱动装置;
泵盖通过中间架固定在泵体和中间架之间,泵盖和泵体之间设有流体空间,叶轮位于上述流体空间中,泵体在叶轮的转动方向所在平面上设有第一腔室,泵体在第一腔室处设有出口,上述出口处连接有出口法兰,泵体在叶轮的转轴方向上设有第二腔室,第二腔室具有S型结构,其从叶轮的转轴处向远离叶轮的方向延伸,并且在叶轮的转轴处与上述流体空间连通,泵体在第二腔室远离叶轮的一端设有进口,上述进口处连接有进口法兰,泵体内还设有第三腔室,其与上述流体空间连通,泵体在第三腔室处设有流体注入口;
泵盖在叶轮的转轴方向上设有通孔,悬架连接在中间架远离泵体叶轮的一侧,悬架内部设有沿叶轮的转轴方向延伸的贯穿腔体,上述贯穿腔体内设有依次远离泵体的第一轴承盖、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二轴承盖,泵轴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支撑在上述贯穿腔体内,泵轴的一端穿过泵盖的通孔连接在叶轮中部,另一端在悬架远离中间架的一侧连接驱动装置,泵轴外部设有轴套,其位于泵盖的通孔内,轴套外部设有机械密封组件,机械密封组件与泵盖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从而在二者之间形成第一密封空间,泵轴、悬架、第一轴承盖和第二轴承盖之间形成第二密封空间。
优选地,上述第一密封空间内设有冷却剂。
优选地,上述第二密封空间内设有润滑剂。
优选地,第一轴承采用滚柱轴承。
优选地,第二轴承采用角接触轴承。
优选地,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均为O型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自吸泵,包括泵体、泵盖、叶轮、中间架、悬架、泵轴、驱动装置,叶轮位于泵体和泵盖形成的流体空间中,泵体内设有分别与流通空间连通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泵体在第一腔室处设有流体出口,在第二腔室处设有流体进口,并且在第三腔室处设有流体注入口,泵轴通过轴承支撑在悬架内,泵轴一端穿过泵盖的通孔连接叶轮中部,另一端连接驱动装置,泵轴外部设有轴套,轴套位于泵盖的通孔内,轴套外部设有机械密封组件。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自吸泵,叶轮转动通过S型第二腔室从进口法兰吸入流体,并通过第二腔室将所吸入的流体从出口法兰排出,其结构紧凑、高效节能,保证叶轮性能可靠,从而能够自动抽取流体,同时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吸泵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吸泵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吸泵,包括泵体1、泵盖2、叶轮3、中间架4、悬架5、泵轴6、驱动装置;
泵盖2通过中间架4固定在泵体1和中间件4之间,泵盖2和泵体1之间设有流体空间,叶轮3位于上述流体空间中,泵体1在叶轮3的转动方向所在平面上设有第一腔室11,泵体1在第一腔室11处设有出口,上述出口处连接有出口法兰14,泵体1在叶轮3的转轴方向上设有第二腔室12,第二腔室12具有S型结构,其从叶轮3的转轴处向远离叶轮3的方向延伸,并且在叶轮3的转轴处与上述流体空间连通,泵体1在第二腔室12远离叶轮3的一端设有进口,上述进口处连接有进口法兰15,泵体1内还设有第三腔室13,其与上述流体空间连通,泵体1在第三腔室13处设有流体注入口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龙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金龙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33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体轴式潜水电泵
- 下一篇:一种结合单端转差分电路的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