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真空隔热油管用绝热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43060.3 | 申请日: | 2014-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3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 发明(设计)人: | 姚建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建敏 |
| 主分类号: | F16L59/065 | 分类号: | F16L59/06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隔热 油管 绝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真空隔热油管用绝热结构。
背景技术
高真空隔热油管是注蒸汽开采稠油用的重要装备,其用途是作为注汽通道往井下注入高温高压的蒸汽,由于蒸汽与周边开采环境存在温度差异,而且蒸汽流动时还产生摩擦阻力,所以这一过程中必然有热能的耗损,隔热油管具有较高的隔热性能,因此能保护油井套管及固井水泥环免受热应力损害,并能降低井筒热力损失,提高注汽和采油的效果,传统的隔热油管的多采用内管、外管抽真空后进行隔热,后也有在内管、外管之间设有隔热材料,例如公开号为CN202580494U,公开日为2012年12月5日名称为新型预应力高真空隔热油管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包括焊接密封连接的外管和内管,外管上设有抽气孔,外管、内管之间设有内隔热材料,公开的隔热材料可选择任意现有隔热材料,例如石棉,存在的问题是,普通的隔热材料由于含有水分或其他放气物质,如果烘烤除气不彻底,会使隔热管使用过程中真空度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对真空度影响小,隔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高真空隔热油管用绝热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真空隔热油管用绝热结构,包括反射屏、隔层,反射屏平整设在隔层上,反射屏上设有微孔。
高真空隔热油管包括内管、外管、内管外管通过封头焊接成密封腔体,反射屏平整设在隔层上,反射屏上设有微孔,反射屏与隔层再缠绕在内管上;抽真空后,提高管内热的传导,提高隔热效果。为防止反射屏之间接触导致短路,需要要用隔层将反射屏隔离开,采用反射屏与隔层复合,即将反射屏设在隔层上,卷到隔热管后防止反射屏之间接触,防止发生热短路,提高隔热效果;另外,将反射屏平整设在隔层上是为了减少反射屏上的褶皱,提高反射屏表面光滑度,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热反射率,提高隔热效率达80%以上。
另外为了提高隔热管制造和日后使用中的真空度,在抽真空时将紧缠在隔热管上的反射屏、隔层内空气抽干净,提高真空度,在反射屏上均匀设置微孔,微孔可以为多种形状,如圆孔、方形、椭圆、印花或波纹化,微孔的数量以能均匀分布在反射屏上为准。
隔层由于材料不同,会含有水分或其他放气物质,制造隔热管时为提高真空度和使用寿命,需要对反射屏和隔层进行高温烘烤,以去掉其水分和附着的有机物等成分,经过高温烘烤的隔层会出现蓬松、硬、脆现象,反射屏反过来也会增强隔层的强度,从而防止隔层的蓬松、脆、硬现象导致了反射屏的热短路现象。
其中,反射屏为铝箔,铝箔厚度为0.01-0.04mm。作为反射热量的反射屏,要求必须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和较低的发射率,为有效的反射热流,反射屏必须有较高的光洁度即反射屏平整的设在隔层上,为减少反射屏自身吸热,要求反射屏必须要很薄,经反复试验发现铝箔是较理想的作为反射屏的材料,铝箔的厚度决定了导热率,厚度较厚会增加导热率,然后厚度较薄又会减少抗拉强度容易断裂、拉伤,经申请人反复试验,发现厚度为0.01-0.04mm的铝箔为合适的反射屏。
其中,隔层为玻璃纤维网格布,玻璃纤维网格布的孔距为2-10mm。
玻璃纤网格布为交织或平织结构,优选的为交织结构,玻璃纤维网格布的作用之一是防止铝箔之间的短路,造成隔热效果降低,经反复试验,将孔距为2-10mm的交织纺织的玻璃纤维网格布更适合于铝箔复合成隔热油管内的绝热材料层。
其中,反射屏通过玻璃纤维丝与隔层缝接。
反射屏与隔层可采用直接叠放方式复合,即不采用其他物质或物体帮助直接叠合在一起。
在缠绕在隔热管上时,为了缠绕的紧凑,可以在反射屏与隔层的边沿部或者其他部位采用手工方式用玻璃纤维丝将反射屏与隔层缝接,需要特殊说明的是,反射屏与隔层之间应避免采用胶粘的方式来复合,因为胶含有各种有机化合物,该化学物质在高温烘烤时会发生化学变化,残留的含碳化合物会影响隔热管内的真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建敏,未经姚建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30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自认证的智能照相机
- 下一篇:一种射频识别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