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炉流槽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42870.7 | 申请日: | 2014-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8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唐守东;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C21C7/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 21213 | 代理人: | 赵长芳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炼钢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炉出钢向钢水罐内添加合金材料所用的流槽。
背景技术
转炉炼钢系统中,转炉在出钢时,需通过流槽往钢水罐中的钢水内添加锡铁等合金材料。原使用流槽形式为钢板卷成的流筒与上部下料漏斗焊接,整体转动调整方向。其缺点是该流筒更换非常复杂,周围作业空间狭窄,在转炉出钢加合金料时,其靠近钢水部分在高温烘烤下极易产生无规则变形,结果是筒口扭曲变窄,底板上凸面阻挡所添合金下料,时常造成堵料,影响合金添加。同时需人为疏通,费时费力,人员、设备安全无法保证,影响钢水罐中钢水及时脱氧,造成生产事故。该流筒在下料过程中还极易被正出钢的钢水喷溅烧损,在综合使用3个月后报废、更换新品。其使用周期短,更换时间长且操作复杂。现场有3座转炉,每座转炉每年消耗4件,全年总耗12件,浪费很大。特别是在变形烧损不是非常严重时,尚能使用但又没有达到更换周期时,时常堵料需疏通,还要维持生产,是制约安全生产非常棘手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防止高温烘烤变形,避免堵料,延长使用寿命,减少备件消耗的转炉流槽。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转炉流槽,其特征在于,由盖板、底槽、法兰盘、护板、筋板及防磨筋带组成;在“U”形底槽上面扣有“U”形盖板,底槽上端焊有法兰盘,下端设有护板,法兰盘与底槽外壁之间连接有筋板,沿底槽中上部槽底内表面长度方向焊接有至少2条防磨筋带。
所述防磨筋带间距为45~5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防止高温烘烤变形,避免堵料现象,极大延长使用寿命,使用期达到3年以上,比改前使用期提高10倍以上,不仅大大节省备件制作成本,而且可节省大量现场更换时间,减少维修更换的工作量,及时保障合金料的添加,杜绝相关事故,为生产多产优质钢创造有利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转炉流槽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截面图。
图中:护板1、盖板2、法兰盘3、筋板4、底槽5、防磨筋带6。
具体实施方式
由附图可见,本实用新型转炉流槽系由护板1、盖板2、法兰盘3、筋板4、底槽5、防磨筋带6所组成。底槽5为一“U”形槽,在底槽5上面扣有一深度较浅的“U”形盖板2,底槽5上端焊有连接用法兰盘3,下端设有护板1,通过护板1可有效控制出料口周边烧损变形。在法兰盘3与底槽5外壁之间还焊接有多边形筋板4,以加固法兰盘3与底槽5外壁之间的连接。同时,沿底槽5中上部槽底内表面长度方向等间距50mm焊接有3条防磨筋带6,以便抵抗合金料的冲刷,减少底槽5的磨损。
安装时,首先将上部下料漏斗在中间偏下部位切割断开,在断开部位焊接法兰盘,再将流槽法兰盘3与上部下料漏斗法兰盘对接,调整流槽两侧极限至最佳位置,最后用螺栓将上下法兰盘紧固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28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