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焦油沥青的杂质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42515.X | 申请日: | 2014-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1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 发明(设计)人: | 程志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志宇 |
| 主分类号: | C10C3/00 | 分类号: | C10C3/00;C10C3/08;C10C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 地址: | 610083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焦油 沥青 杂质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煤气及炼焦工业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煤焦油沥青的杂质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煤炭焦化过程中会产生一部分的煤焦油产品,煤焦油可经过分馏或加氢等深加工方法生产出优质的化工产品,同时副产大量的煤焦油沥青。煤焦油沥青在经过延迟焦化等方法处理后可作为生产煤系针状焦的原料。而副产出来的煤焦油沥青中含有挥发份、灰分、喹啉不溶物、甲苯不溶物和硫分等杂质,这些杂质的含量是影响煤焦油沥青质量的主要因素,若煤焦油沥青的杂质含量越高,则利用其生成出来的煤系针状焦品质越差。目前还没有一种生产设备能够有效去除这些杂质,如若需要生产优质的煤系针状焦,则很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有效去除沥青中含有的上述杂质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煤焦油沥青的杂质处理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还没有能够有效去除沥青中包含的杂质的设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煤焦油沥青的杂质处理装置,包括减压塔、冲洗器、沥青调制罐、加压泵系统和过滤系统;所述减压塔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顶部设有减压塔上封头,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减压塔下封头;所述减压塔上封头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筒体相通的减压塔气相出口;所述筒体的内部位于所述减压塔上封头的下方设有除沫器;所述除沫器与所述减压塔下封头之间的所述筒体的外壁上从上往下依次设有与所述筒体相通的回流口、第一侧线抽取口、第一侧线返回口、沥青调制罐气相返回口、原料油气入口和减压塔溶剂入口;所述回流口与所述第一侧线抽取口之间的所述筒体的内部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第一分布器、第一段填料和第一篦子板;所述第一侧线反回口与所述沥青调制罐气相返回口之间的所述筒体的内部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第二分布器、第二段填料和第二篦子板;所述沥青调制罐气相返回口与所述原料油气入口之间的所述筒体的内部设有上部塔盘;所述原料油气入口与所述减压塔溶剂入口之间的所述筒体的内部设有下部塔盘;所述减压塔下封头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筒体相通的减压塔液相出口;所述冲洗器的入口处通过管道与所述减压塔液相出口连通,所述冲洗器的外壁上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冲洗器溶剂入口;所述沥青调制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沥青调制罐上封头,底部设有沥青调制罐下封头;所述罐体的外壁上从上往下依次设有均与其内部连通的沥青调制罐溶剂入口和沥青调制罐液相入口;所述沥青调制罐液相入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冲洗器的出口处连通;所述沥青调制罐上封头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罐体的内部相通的沥青调制罐气相出口,所述沥青调制罐气相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沥青调制罐气相返回口连通;所述沥青调制罐下封头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罐体的内部相通的沥青调制罐液相出口,所述沥青调制罐液相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加压泵系统的入口连通;所述加压泵系统的出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过滤系统的入口,所述过滤系统的出口为沥青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使得在煤焦油深加工联产煤系针状焦生产过程中实现了通过溶剂萃取处理的方法分离出煤焦油沥青中的喹啉不溶物、甲苯不溶物和硫分等杂质,采用减压蒸馏操作有利于煤焦油沥青中的挥发份和硫分等杂质的去除,同时采用加压过滤的方法有利于煤焦油沥青中的灰分杂质的去除,提高了煤焦油深加工联产煤系针状焦生产过程中的煤焦油沥青的质量,有利于生产优质煤系针状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第二篦子板与所述沥青调制罐气相返回口之间的所述筒体壁上从上往下依次设有均与所述筒体相通的第二侧线抽取口和第二侧线返回口;所述第二侧线返回口与所述沥青调制罐气相返回口之间的所述筒体的内部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第三分布器、第三段填料和第三篦子板。
进一步,所述第三篦子板与所述沥青调制罐气相返回口之间的所述筒体壁上从上往下依次设有均与所述筒体相通的第三侧线抽取口和第三侧线返回口;所述第三侧线返回口与所述沥青调制罐气相返回口之间的所述筒体的内部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第四分布器、第四段填料和第四篦子板。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更有利于本实用新型在煤焦油深加工联产煤系针状焦过程中的不同馏段挥发份的分离。
进一步,所述减压塔上封头的顶部还设有与所述筒体的内部相通的安全阀口。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为了防止本实用新型超压运行,保证安全。
进一步,所述原料油气入口与所述减压塔溶剂入口之间的所述筒体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筒体的内部相通的人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安装人孔是为了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及后期的检查维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志宇,未经程志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25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