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后排式虹吸蹲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42513.0 | 申请日: | 2014-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5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练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小练 |
主分类号: | E03D11/04 | 分类号: | E03D11/04;E03D11/18 |
代理公司: | 佛山东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7 | 代理人: | 詹仲国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排 虹吸 蹲便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洁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虹吸式的节水蹲便器。
背景技术
蹲便器是指使用时以人体取蹲式为特点的便器。蹲便器分为无遮挡和有遮挡;蹲便器结构有存水弯和无存水弯。存水弯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一个横S型弯管,造成一个“水封”,防止下水道的臭气倒流。无存水弯的蹲便器是利用水流的冲力来排出便便,一般池壁较陡,存水面积较小,路径短,管径粗(一般直径在8至10厘米),利用水的重力加速度就可以把便便冲干净,冲水的过程短,与有存水弯相比从冲污能力上来说,更容易冲下较大的污物,在冲刷过程中不容易造成堵塞,卫生间里不用备置纸篓。但是,它存在冲水造影大,存水面较小,耗水量大等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一直都没有得到解决。因此,人们在选购蹲便器时,往往会优先考虑节水性能更好的有存水弯的蹲便器(又叫虹吸式蹲便器),但是,目前的虹吸式蹲便器只有底排式,它解决不了国内外部分楼房墙排水的需要,而传统的后排式技术均从国外引进,都是直排式设计,只能靠水力和水量洗刷,不具备虹吸功能,造成水资源重大浪费,不适合现代节水节能的要求;并且,底排式的蹲便器最大的缺点是安装不方便,由于排污口在蹲便器的下方,施工人员在设计管道时,需要对接口位置做严密的计算,施工难度非常大,安装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耗水少、冲洗和排污能力强的后排式虹吸蹲便器。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后排式虹吸蹲便器,包括蹲便器主体及其上设置的蹲便盆、冲水通道和排污管道,蹲便盆底部设置有水封,水封与排污管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道为虹吸管,虹吸管包括前部的S型虹吸管段和后部的向蹲便盆后方延伸的后排污段,后排污段的排污口位于蹲便器主体的后方。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后排污段为横向排污段、斜向排污段和弯曲排污段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形式。
所述S型虹吸管段与后排污段为一体设计。
所述虹吸管S型虹吸管段和后排污段为分体式的组合安装结构,S型虹吸管段为其排污口朝下的底排式结构,后排污段设置有与S型虹吸管段的排污口接驳配合的接驳弯头。
所述接驳弯头与S型虹吸管段的排污口活动连接,并构成可绕排污口的中心在0-360度的范围内转动的排污方向调节结构。
所述接驳弯头包括上部的与S型虹吸管段连接的漏斗型连接头、与漏斗型连接头连接的转折部一和与转折部一连接的横向接驳头一,横向接驳头与后排污段连接,漏斗型连接头的上部设置有环形嵌槽,环形嵌槽内嵌有O型密封圈。
所述后排污段的末端活动安装有转接头,转接头包括与后排污段连接的横向接驳头二、与横向接驳头二连接的转折部二和与转折部二连接的外接楼房排污管道的接插头,接插头上设置有密封件。
所述后排污段的排污口的内径为3.5-7cm,中心离地高度为1-30cm。
所述蹲便盆由水箱供水,或是由一外接自来水管道的供水管供水,供水管连接有水控制阀,冲水通道的进水孔连接供水管;冲水通道采用顶进水式或后进水式或侧进水式,进水孔设置在蹲便盆的顶部和/或后部和/或侧部。
冲水通道包括沿蹲便盆侧上缘分布的环城冲水通道和辅冲水通道,虹吸管的进污口的前方设置有辅冲孔,辅冲水通道为辅冲孔供水,辅冲孔的出水方向朝向进污口。
所述S型虹吸管段采用后排式结构,其排污口位于水封的后方,辅冲水通道从蹲便盆的前部或侧部引入,辅冲水通道的进水口连接环形水道,并由环形水道供水,水封设置在蹲便盆的前部、中部或后部。
所述S型虹吸管段采用前排式结构,其排污口位于水封的前方;所述S型虹吸管段采用前排式结构,其排污口位于水封的前方;辅冲水通道的进水口连接环形水道或环形水道的供水端。
水封设置在蹲便盆的前部时,辅冲水通道从蹲便盆的后部或侧部引入,辅冲水通道的进水口连接环形水道或环形水道的供水端;
水封设置在蹲便盆的中部时,辅冲水通道从蹲便盆的后部或侧部引入,辅冲水通道的进水口连接环形水道或环形水道的供水端;
水封设置在蹲便盆的后部时,辅冲水通道从蹲便盆的前部或侧部引入,由环形水供水端供水。
所述后排污段接S型虹吸管段后弯曲并从S型虹吸管段的侧部向蹲便器主体的后部延伸;或是后排污段设置在S型虹吸管段的下方,接S型虹吸管段向下延伸一端距离后弯折,并向蹲便器主体的后部延伸。
所述辅冲孔的数量为一个或一个以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冲孔分设于水封的侧壁和/或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小练,未经陈小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25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