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的高性能充电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42210.9 | 申请日: | 2014-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9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帅峰;李昌;王俊;谢晓青;陆康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J7/04 | 分类号: | H02J7/04 |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陈加利 |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性能 充电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蓄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蓄电池在无耗损的状态下高效稳定的充电电路,即蓄电池的高性能充电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大力发展,电能的高效、清洁、可再生性使得它成为目前替代传统能源的最佳选择。各个国家也都大力支持电动汽车的研发和生产,诸多的汽车公司也纷纷着重研制电动汽车技术。我国各地电网也都纷纷建立了电动汽车充电桩,并对购买已上市的电动汽车的用户给予一定程度的补助。尽管如此,电动汽车完全替代传统能源汽车还是要克服诸多困难。其中一个就是充电设施的规范,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善健全的充电设施体系,针对不同的电动汽车,各个汽车生产公司有着多样化的充电标准,但是都无法做到快速、安全、有效的充电。
不同蓄电池,特点不同,充电策略也不相同。同时充电器质量的优劣关系到电池性能的发挥及寿命、充电器本身的智能化关系到用户的使用方便及电力系统电力计费等管理问题。针对多样化的蓄电池,如何合理高效的充电成为了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蓄电池充电器的优化设计始终都是难题,蓄电池充电效率低,充电不合理等现象会家居蓄电池的劣化,如何合理、高效、稳定的充电来延长蓄电池寿命日趋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蓄电池的高性能充电电路,该充电电路实现大功率、高效率输出,对充电具有很好供源作用;可以满足多样化蓄电池充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充电电路包括有依次电力输入连接的市电输入端、整流及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全桥DC/DC转换电路、整流滤波输出电路、报警提示电路和蓄电池;
所述的整流及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包括整流桥(D2)、BOOST型拓扑结构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和滤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相互并联连接的第一极性电容(C1)和第二阳极电容(C2)。
进一步设置是还包括有用于给整流电路及功率因数校正电路、DC/DC变换电路、整流滤波输出电路、报警提示电路及提供工作电压的辅助电源电路,该辅助电源电路包括有市电输入端、AC/AC变压电路、整流滤波电路和线性稳压器。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全桥DC/DC转换电路采用的是全桥整流电路和电流调节电路,该电流调节电路连接于全桥整流电路之间,该电流调节电路包括并联的第一电容(C12)、第二电容(C13)以及与相互串联的第三电容(C14)和第四电容(C15)。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整流滤波输出电路中设置有由三个并联的第一旁路电容(C18)、第二旁路电容(C19)、第三旁路电容(C20)和一个第一电感(L4)构成的LC滤波器。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报警提示电路为声光报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充电电路实现大功率、高效率输出,对充电具有很好供源作用;可以满足多样化蓄电池充电,另外可以有效地解决过流、短路问题;采用合理化的充电策略保证充电不损耗蓄电池,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介绍。
附图说明
图1图1 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原理框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辅助电源电路的电路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整流及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全桥DC/DC转换电路的电路图;
图5 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整流滤波输出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的描述,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蓄电池高性能充电电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包括220V是输入、滤波全桥整流、功率因数校正、DC/DC变换、整流滤波、报警指示及蓄电池等。
如图1,所述蓄电池高性能充电电路,220V市电输入端1后,整流及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全桥DC/DC转换电路3、整流滤波输出电路4、报警提示电路5后输出稳压给蓄电池7充电,其中输入电压单相50HZ±10%,电压有效值波动范围220V±15%,即有效值为187V-253V;输出直流额定电压15V;输入端加功率因数校正,功率因数90 %;充电初期效率大于85%;输入电流失真度小于3%;充电过程分为激充、快充、浮充;具有温度检测功能,可根据电池和环境温度改变充电策略;针对过流、短路有自动报警功能;具有友好的人机界面,可对充电策略进行调整;散热方式为风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未经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22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创扩张引流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引流袋挂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