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换挡软轴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42109.3 | 申请日: | 2014-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4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翔;王凯峰;李喜鹏;张纬苏;张荣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1/10 | 分类号: | F16C1/10;F16H5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吴兰柱 |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挡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换挡控制的换挡软轴。
背景技术
现有的换挡软轴通常包括芯轴及包覆在芯轴外的软管,而芯轴的结构较为多样,例如可包括钢丝绳、第一覆盖层以及包覆在所述第一覆盖层外的第二覆盖层。现有的换挡软轴因自身不具有连接接头,因此,存在不便于进行现场安装的缺陷,而且现有的换挡软轴通常需要在进行现场安装时对连接处进行防护处理,否则会使换挡软轴在长时间使用后出现磨损问题,影响换挡软轴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换挡软轴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便于进行现场安装、且无需在进行现场安装时对连接处进行防护处理的换挡软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换挡软轴,包括软轴本体,所述换挡软轴还包括用于与软轴支架连接的前接头和用于与换挡器的换挡外壳连接的后接头,所述软轴本体的后端经所述后接头向外伸出,所述后接头内腔形成的前定位台肩与所述软轴本体形成的第二后台阶面构成用于限定所述软轴本体相对所述后接头向内缩回的行程的后缩回行程限定结构;所述软轴本体的前端经所述前接头向外伸出,所述前接头内腔形成的前定位台肩与所述软轴本体形成的第二前台阶面构成用于限定所述软轴本体相对所述前接头向内缩回的行程的前缩回行程限定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后接头内腔形成的前定位台肩与所述软轴本体形成的第一后台阶面构成用于限定所述软轴本体相对所述后接头向外伸出的行程的后伸出行程限定结构;所述前接头内腔形成的后定位台肩与所述软轴本体形成的第一前台阶面构成用于限定所述软轴本体相对所述前接头向外伸出的行程的前伸出行程限定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软轴本体包括从前至后顺次连接在一起的前连杆、前芯轴、直丝管总成、后芯轴和后连杆;所述前连杆与所述前芯轴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前台阶面,所述直丝管总成与所述前芯轴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前台阶面,所述前连杆作为所述软轴本体的前端经所述前接头向外伸出;所述后连杆与所述后芯轴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后台阶面,所述直丝管总成与所述后芯轴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后台阶面,所述后连杆作为所述软轴本体的后端经所述后接头向外伸出。
优选的是,所述后接头的外壁具有形成环形卡槽的脖颈段。
优选的是,所述前接头的外壁具有螺纹段。
优选的是,所述直丝管总成包括内衬管,环绕内衬管布置的一圈直丝管,及包覆在所述一圈直丝管外的外皮,所述一圈直丝管沿内衬管的轴向排列设置形成直丝管束,所述外皮将所述直丝管束紧箍在所述内衬管的表面上。
优选的是,所述直丝管束的相邻直丝管之间无间隙地贴合在一起。
优选的是,所述后芯轴及/或所述前芯轴包括弹簧钢丝,环绕弹簧钢丝布置的一圈镀锌钢丝,及包覆在所述一圈镀锌钢丝外的外皮,所述一圈镀锌钢丝沿弹簧钢丝的轴向设置形成钢丝束,所述外皮将所述钢丝束紧箍在所述弹簧钢丝的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换挡软轴通过设置前接头和后接头,及在前接头和后接头与软轴本体之间形成限制软轴本体相对前接头和后接头运动行程的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换挡软轴在进行现场安装时更为简单,具体只需将前接头与软轴支架固定,并将后接头与换挡器的换挡外壳固定即完成了换挡软轴的安装定位,之后再从后接头和前接头中分别拉出软轴本体的后端和前端对应与换挡器的直线运动输出部及摇臂连接即完成了整个安装,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换挡软轴可简化现场安装程序,而且软轴本体因在连接处有前接头和后接头的保护,所以不会发生磨损问题,可以有效延长换挡软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换挡软轴的一种实施结构的局部剖主视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直丝管总成的一种实施结构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换挡器的一种实施结构的局部剖主视图;。
图4示出了图1所示换挡软轴与图3所示换挡器之间的一种连接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
12-换挡齿轮; 10-换挡齿条;
101-螺纹孔; 11-换挡主轴;
13-换挡外壳; 131-安装孔;
121-换挡手柄; 122-手柄塑料头;
31、7、8-锁紧螺母; 39-后连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21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强润滑型深沟球轴承
- 下一篇:一种带有弹簧垫圈的螺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