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对含有硫化氢的酸性气体进行脱硫并回收硫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42017.5 | 申请日: | 2014-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7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 发明(设计)人: | 项裕桥;项文裕;马广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B01D53/75;B01D53/86;B01D53/78;B01D53/76;B01D53/50;B01D53/52;C01B17/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硫化氢 酸性 气体 进行 脱硫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对含有硫化氢的酸性气体进行脱硫并回收硫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煤、石油、天然气等原材料需求量不断增加,由于我国石油和天然气量较小,大部分依赖于从国外进口。随着国家市场需求量加大,好品质原材料进口难度大、价格竞争激励,为降低成本,进口原材料大多含硫量较高。为达到后续客户及市场需求,必须对硫进行脱除。硫回收工艺在国内经过近40年引进和发展,呈现国内自由技术和国际技术平行发展趋势。1883年,英国科学家克劳斯首先提出从H2S气体回收硫磺工艺方法,经过100多年发展,技术得到很大改进。据统计,2000-2003年,中国硫回收装置从62套增至100多套,至2014年又有近50套大、中型装置投产。经济虽快速发展,但近几年环境污染严重,特别是雾霾天气对环境造成巨大危害,而SO2对雾霾天气“贡献”较大,国家为了治理环境,排放气中SO2含量将在2015年降低到50mg/m3以下。国内现在所有硫回收装置中SO2排放95%不达标。现有一种申请号CN01802242.1名称为《燃烧废气处理方法和处理装置》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处理燃烧废气的方法,包括给燃烧废气脱硝,用氨对它脱硫,对脱硫产生的废水或洗涤收集到的粉尘灰所得到的废水用碳酸钙过滤,调节滤液的pH值,加入二氧化碳和/或碳酸水溶液,然后加入絮凝剂以使固体物质沉降,再从上清液中回收氨。将回收的氨加到脱硝后的气体中用于处理燃烧废气。然而,该专利所使用的装置不能完全去除SO2气体的排放,而且硫回收效率较低,因此,有必要对该装置作进一步地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既能脱硫又能回收硫且酸性气体中的硫化氢能完全被去除的脱硫并回收硫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对含有硫化氢的酸性气体进行脱硫并回收硫的装置,包括有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炉的第一进口通过管道与含有硫化氢的酸性气体相连通,第二进口与空气相连通,将空气与酸性气体在燃烧炉中燃烧后的气体通过管道与降温器相连接,所述降温器中设置有经降温后的液体硫出口,所述降温器中未完全燃尽的硫化氢气体与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的混合气体出口通过管道与放置有催化剂的催化剂反应器的进口相连接,催化剂反应器中设置有反应生成的液体硫出口,而所述催化剂反应器中硫化氢与二氧化硫未反应完的混合气出口通过管道与加氢反应器的进口相连接,将加氢反应器中的硫化氢与二氧化硫被氢还原成硫化氢的气体出口通过管道与硫化氢吸收装置的进口相连接,所述硫化氢吸收装置的内腔还通过管道和阀门能与空气相连通,所述硫化氢吸收装置中设置有经碳酸氢根离子和络合物催化剂的作用下与硫化氢反应而沉淀的硫出口。
作为改进,所述降温器中经降温后的液体硫出口通过管道与储硫器相连接。
进一步改进,所述降温器为由N根降温管组成的降温管道,所述N为大于2的自然数。
作为改进,所述催化剂反应器反应生成的液体硫出口通过管道与储硫器相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硫化氢吸收装置中与硫化氢反应而沉淀的硫出口通过管道与储硫器相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燃烧炉、降温器、催化剂反应器、加氢反应器,硫化器吸收装置中都设置有与控制台相连接的温度控制器与压力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20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