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周界防盗报警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41791.4 | 申请日: | 2014-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43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 发明(设计)人: | 冉红伟;柏德安;严晨伟;雷宗伟;胥成英;徐洪;冉红亮;冉贝儿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三意楼宇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B13/18 | 分类号: | G08B13/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韩国胜;胡彬 |
| 地址: | 215347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周界 防盗 报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盗报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周界防盗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小区都进行物业管理,内有保安,但当非法入侵到家庭时已经是近距离了,给用户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威胁,所以最好的方案是将非法入侵者挡在家庭之外,也就推出了周界防盗报警系统。
在周界防盗报警系统中,防盗报警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现有的防盗报警器一般是安装在户外的,因此,难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大风、雨雪等。所以,若用户在雨天使用该防盗报警器,当雨点下落时出发到防盗报警器的感应器,这时防盗报警器就会把雨点当成报警条件,从而发出报警信号,但是这对于用户来说并不是正常的报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周界防盗报警系统,其能有效预防防盗报警器受到外界干扰,避免不正常报警。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周界防盗报警系统,包括防盗报警器,所述防盗报警器的正面设置有红外感应器与指示灯;所述防盗报警器的外侧套设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正面设置有喇叭形的第一过孔与直筒型的第二过孔,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红外感应器对应,所述第一过孔的内侧尺寸略大于所述红外感应器的外形尺寸,所述第一过孔的截面的张开角度为120度,所述第一过孔的内侧壁设置有用于感应杂物并当感应到有杂物时进行清理的感应清洁装置,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指示灯对应,且所述指示灯伸入所述第二过孔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过孔的内侧壁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过孔连通的凹槽,所述感应清洁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凹槽中的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底部的毛刷,所述毛刷与所述本体之间设置有可带动所述毛刷上下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毛刷的前端设置有用于感应进入到所述第一过孔的杂物的杂物感应器,所述杂物感应器连接有当所述杂物感应器感应到有杂物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动作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
其中,所述毛刷与所述本体为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本体与所述凹槽为卡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周界防盗报警系统,其利用保护壳将防盗报警器放在其内部,并将红外感应器通过第一过孔外露,以进行红外感应,进而报警,同时,利用感应清洁装置及时对进入第一过孔中的杂物,如树叶、大颗粒灰尘等可能会造成红外感应器错误感应而出现错误报警的物质进行感应,在感应到之后及时清理,进而很好地保护红外感应器,有效预防防盗报警器受到外界干扰,避免不正常报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周界防盗报警系统的防盗报警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防盗报警器的安装结构在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防盗报警器;101-红外感应器;102-指示灯;200-保护壳;201-第一过孔;202-第二过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周界防盗报警系统,包括防盗报警器100,防盗报警器100的正面设置有红外感应器101与指示灯102;防盗报警器100的外侧套设有保护壳200,保护壳200的正面设置有喇叭形的第一过孔201与直筒型的第二过孔202,第一过孔201与红外感应器100对应,第一过孔201的内侧尺寸略大于红外感应器100的外形尺寸,第一过孔201的截面的张开角度为120度,第一过孔201的内侧壁设置有用于感应杂物并当感应到有杂物时进行清理的感应清洁装置,第二过孔202与指示灯102对应,且指示灯102伸入第二过孔202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三意楼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三意楼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17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