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换热器用上冲孔翻边下反向冲孔翻边式双主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41745.4 | 申请日: | 2014-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9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 发明(设计)人: | 周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安鼎鑫冷却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P11/00 | 分类号: | F01P11/00;F02B29/04;F28F3/00 |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姚德昌 |
| 地址: | 271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换热器 用上 冲孔 翻边下 反向 翻边式双 主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双主板结构汽车换热器。
背景技术
汽车正常运行过程中,离不开各种换热器,给发动机水套散热的散热器是保证发动机长时间稳定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连续持续正常工作,保持发动机的工作效率最高。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发动机升功率的不断提升,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工作压力不断提高,涡轮增压器的普遍使用,和涡轮增压系统性能的不断提升,该系统压力和温度也出现倍增的趋势,为适应更高温度、更高压力的要求,常规换热器不能满足更高发动机的需求。现在大多换热器均存在一个同样的问题,那就是主板或集流板与散热管的材料壁厚相差很大,造成由于振动、冷热冲击、压力交变冲击而产生换热器失效,造成汽车发动机工作无力、排放超标、油耗上升、制动效果差、无法及时切换多驱等情况,从而影响正常工作。现有常规技术会常常出现主板变形、开裂等现象,是由于中冷器内部系统压力不断提高,在高温、高压情况下造成主板材料强度急剧下降而失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避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的汽车换热器用上冲孔翻边下反向冲孔翻边式双主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换热器用上冲孔翻边下反向冲孔翻边式双主板,包括上主板和下主板组合在一起的复合结构,上主板具有冲孔翻边,上主板冲孔翻边后凸起形成短管 ,下主板具有反向冲孔翻边,下主板冲孔翻边后凸起形成短管,上主板的外端面与下主板的内侧面紧密配合,上主板和下主板组合后短管和短管组成一个相通管。
进一步的,短管的下端口内侧设有倒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主板和下主板组合在一起的复合结构,主板自身的结构强度得到提高,同时,使主板与散热管的接触面增大,提高了主板与散热管焊合面积,使局部的焊接强度得到加强,主板向散热管进行部分包覆后,对散热管近主板部位进行了局部加强。在满足更高要求发动机的同时,减少了用料,降低了成本。本实用新型对换热器最为薄弱处进行局部加强,对主板局部进行优化设计,加强关键位置局部结构强度,使换热器整体结构强度得到提升。以中冷器为例,使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中冷器,耐高温可达到260℃以上,耐压力可达到2.0MPa以上(普通产品耐高温为160℃,耐压力为1.1MPa),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耐温度冲击和压力冲击,使产品的使用寿命提高一倍以上,使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产品能够适用于多种苛刻的使用工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的A-A剖视图、图3的B-B剖视图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主板和下主板组合在一起的复合结构,包括上主板和下主板组合在一起的复合结构,上主板411具有冲孔翻边,上主板冲孔翻边后凸起形成短管412。主板410具有反向冲孔翻边,下主板冲孔翻边后凸起形成短管413,短管413的下端口内侧设有倒角414。上主板411的外端面与下主板410的内侧面紧密配合,提高了结构强度。上主板411和下主板410组合后短管412和短管413组成一个相通管。
本实用新型对主板进行了优化设计,增强了关键位置的结构强度,提高了主板与散热管焊合面积,汽车换热器的散热管插入短管内后,主板向散热管进行部分包覆,对散热管近主板部位进行了局部加强,使换热器整体结构强度得到提升。
上述实施例也只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体实现形式,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凡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所进行的改进和变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安鼎鑫冷却器有限公司,未经泰安鼎鑫冷却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17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冷却液过热报警装置
- 下一篇:生物质粉料燃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