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封闭式大功率真空三相交流接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41488.4 | 申请日: | 2014-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8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彭体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瑞普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 | 分类号: | H01H33/66;H01H33/664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张文婷 |
地址: | 2153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闭式 大功率 真空 三相 交流 接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三相交流接触器,尤其涉及一种封闭式大功率真空三相交流接触器。
背景技术
真空三相交流接触器是一种机械开关,即通过真空开关管中触头的机械运动实现电路的接通与分断,利用性能优异的真空介质作绝缘隔离和灭弧手段,因而具有工作电压较高、燃弧时间短、触头电磨损少、触头表面无氧化等优点。但还存在其他一些缺陷:第一,现有真空三相交流接触器的磁路部分中铁芯和衔铁的材质选用电工纯铁或则是钢材类金属材料,由于电工纯铁和钢材类材料在长期的电磁作用下会被加速极化,导致接触器的质量可靠性不断的下降。第二,现有真空三相交流接触器采用开放式的结构设计,接触器在使用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粉尘或块状物体吸附在磁路系统的周围,导致磁路系统卡死后接触器无法正常工作。另外,开放式的结构设计使真空开关管完全裸露在空气中,如果有液体类的物质直接进入接触器的腔体中,会造成接触器受到腐蚀,严重的情况是在使用过程中造成相间短路导致真空开关管发生爆炸。第三,现有真空三相交流接触器的组装复杂,调试困难,参数一致性较差,且现有真空三相交流接触器对于接通与分断电路,尤其适对于控制三相交流电动机的频繁起动和停止的能力较差,不能与各种保护装置组成磁力起动器。第四,现有真空三相交流接触器多采用机械结构转换控制线圈,需加上浪涌抑制器,且线圈高功耗保持,属于高能耗真空接触器。第五,现有真空三相交流接触器无法与国外接触器的安装和性能的替换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封闭式大功率真空三相交流接触器,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绝缘性能和耐高压性能也得到了大大提高。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封闭式大功率真空三相交流接触器,包括底座、辅助开关、支撑框架、主体框架和罩壳,所述支撑框架和主体框架依次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方,且所述罩壳设置于所述主体框架上方使该罩壳、主体框架、支撑框架和底座之间形成一封闭式结构,所述辅助开关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外侧面上;所述主体框架内侧间隔设有若干真空开关管,每一真空开关管上分别设置限位板、超程压簧、软连接以及导电板,该超程压簧一端抵靠真空开关管,相邻真空开关管之间设有隔弧墙,所述支撑框架内对应每个真空开关管下方还分别设有一拐臂,该拐臂的中部通过轴承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上,该拐臂的上端抵靠超程压簧另一端,该拐臂的下端抵靠一主压簧;所述封闭式结构内还设有线圈、铁芯和衔铁组成的磁路,该衔铁设置于所述拐臂上,线圈设置于铁芯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真空开关管的触头封装于陶瓷管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铁芯和衔铁为硅钢片材质制成,且该硅钢片的表面经过浸绝缘漆处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圈为单绕组线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⑴本发明将接触器的主回路触头完全密封在陶瓷真空管内,即将触头部分首先封装在陶瓷管内,再将陶瓷管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密封焊接制成完全密封的真空开关管。本发明通过真空开关管中触头的机械运动实现电路的接通与分断,利用性能优异的真空介质作绝缘隔离和灭弧手段,因而具有工作电压较高、燃弧时间短、触头电磨损少、触头表面无氧化等优点。本发明将主触头置于真空条件下还有其优点:①在真空度条件下(气压低于1.33×10-2Pa)绝缘性能远高于空气;②封闭式真空三相交流接触器在通断过程中电弧与外界隔离;③电腐蚀小,正常电寿命在50万次;④提高了产品的绝缘性能。
⑵该封闭式大功率真空三相交流接触器的铁芯和衔铁部分的材质选用了性能更为优越的硅钢片材料,将硅钢片材料通过模具成型后再次进行铆装成铁芯部分和衔铁部分,并且在硅钢片的每层之间进行浸绝缘漆处理,减少通电过程中的涡流损耗发热,使硅钢片材料的极化速度大大低于电工纯铁和钢材类金属材料,极大的降低了金属材料电磁极化,甚至无电磁计划,大大提高了电磁部分的使用寿命和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⑶该封闭式大功率真空三相交流接触器的结构采用封闭式结构,即接触器的底座和框架均采用封闭式结构,避免了大量粉层进入接触器内部和腐蚀性气体或液体对接触器的腐蚀;框架采用了隔弧墙设计,增大了触点组之间的爬电弧距离,增加了接触器触点组之间的绝缘性能和耐高压性能的目的,因此,大大提高了接触的质量可靠性、产品的耐寿命次数、抗腐蚀能力、绝缘性能和耐高压的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瑞普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瑞普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14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豆浆机
- 下一篇:一种LED集成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