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环保、防漏液、安全的大容量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41395.1 | 申请日: | 2014-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5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苗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20;H01M6/4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海燕 |
地址: | 516225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环保 防漏 安全 容量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环保、防漏液、安全的大容量电池。
背景技术
电池按照大小不同可以分为许多型号,常用的型号有AAA、AA、充电,对C、D,对应于我们常说的7号、5号、2号、1号电池,其中1号电池的高度为59mm,直径为32.3mm,2号电池的高度为49.5mm,直径为25.3mm,5号电池的高度为49mm,直径为14mm,7号电池的高度为44mm,直径为10mm,且1号电池、2号电池以及5号电池的应用最为广泛,如热水器、手电筒、煤气灶等产品。目前市场上的1号电池和2号电池普遍含有为含汞、镉等有害重金属,而5号电池和7号电池则不含重金属。1号电池和2号电池的正极材料以天然锰为主,采用锌外壳,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因锌外壳会参与放电反应,导致锌外壳被腐蚀而发生漏液,造成电器具的弹簧、线路板等部件被腐蚀,同时其放电时间短,采用3.9欧姆连续放电到0.9伏的时间为200~350分钟,运输不方便。
申请日为2008年3月28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 201207399 Y,专利名称为电池组合器,公开了一种能够将5号电池应用于使用1号电池的设备上的电池组合器,该组合器通过一圆柱体,在圆柱体内部设有三个均匀分的用于安装5号电池的柱状槽,三个5号电池并联或串联,将并联后或串联后的电极引出在圆柱体的两端的电极片。这种组装器虽然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将三个5号电池组合成一个1号电池,扩大了5号电池的使用范围,但是这种组合器没有采用密封结构,三个5号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仍然会出现腐蚀5号电池的外壳到时电池漏液而损坏电器具中的弹簧、线路板等部位;柱状槽内还需要设置正负导电极片与电极连接,使内部结构的复杂化。采用这种电池组合器组合成的1号电池安装在电器具的电池槽内由于经常插拔更换容易造成电器具内与电极接触的弹簧弹性系数下降,导致电池固定不牢固或电极与弹簧之间接触不良,严重时造成电池槽内的弹簧损坏。
因此,如何将环保的5号电池和7号电池这两种小容量的电池组成大容量的且与1号电池或2号电池的规格相一致的大容量电池,增加电池的安全性能和放电时间短成为企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安全系数高,放电时间长,且重量轻的新型环保、防漏液、安全的大容量电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实现:一种新型环保、防漏液、安全的大容量电池,包括内置有腔室的圆柱形绝缘塑胶外壳以及置于塑胶外壳的腔室内的多个小容量电池,塑胶外壳的底部安装有一金属的负极底片,塑胶外壳的前端安装有一金属的正极帽,多个小容量电池的负极并联并与负极底片连接,多个小容量电池的正极并联并与正极帽连接;所述的塑胶外壳底部向内弯折成为环形抵片,塑胶外壳的腔室内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的环形凹槽位于腔室内壁的上端;所述的负极底片呈倒凸字形,负极底片通过塑胶外壳底部的环形抵片将负极底片密封固定在塑胶外壳的底部;所述的正极帽呈凸字形,多个小容量电池通过正极帽与腔室内壁的环形凹槽相互作用将多个小容量电池密封固定在塑胶外壳内,所述的负极底片与多个小容量电池负极之间、正极帽与多个小容量电池正极之间均设有一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多个小容量电池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小容量电池为7号电池或5号电池中的任意一种型号电池或两种型号电池混合搭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塑胶外壳的腔室内壁设有多个与小容量电池相匹配的弧形凹槽,所述的小容量电池的外壁两两相切,小容量电池的外壁均与腔室的内壁的弧形凹槽相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负极底片与小容量电池的负极之间的弹簧为柱形弹簧,柱形弹簧的一端均与小容量电池的负极连接,且固定在小容量电池的负极上,柱形弹簧的另一端与负极底片连接并固定在负极底片上;所述的正极帽与小容量电池的正极之间的弹簧为圆锥形弹簧,圆锥形弹簧的底部均与小容量电池的正极连接,且固定在小容量电池的正极上,圆锥形弹簧的上端固定在凸字形正极帽的凸起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13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