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包皮切割器的缝合钉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41289.3 | 申请日: | 2014-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2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吴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冠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064 | 分类号: | A61B17/064 |
| 代理公司: | 温州高翔专利事务所 33205 | 代理人: | 朱德宝 |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皮 切割 缝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使用在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上的缝合钉。
背景技术
包皮过长或包茎是男性常见的生殖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对自身生殖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皮过长容易藏污纳垢,导致龟头包皮炎症,影响正常的夫妻生活,并且增加性伴患宫颈炎症及宫颈癌的机会。包皮切除手术是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的有效方法。
目前包皮过长通常采用常规包皮环切术和切割缝合器的方法。常规包皮环切术,采用手工切割缝合,使得包皮切口不平整,术中出血较多,手术时间长。现有的切割缝合器虽然有着切口平整、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的特点,但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现有的缝合技术,缝合钉在完成钉合工作后,钉架和打弯的钉脚形成卡环紧箍组织,随着术后时间的推移,组织会缺血坏死,钉脚陷入切割包皮组织,造成组织损伤,及术后瘢痕形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术后脱钉装置,对皮肤组织既起到隔离保护,增加舒适度,又可以减少组织损伤,加快脱钉速度的缝合钉。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包皮切割器的缝合钉,包括有钉架、钉脚和垫片,所述钉脚分设在钉架的两侧,钉脚和钉架连成一体,其特征在于:钉脚和垫片可分离设置,所述垫片为拱形,所述拱形的开口与钉脚的运动方向相反。
作为一种改进,垫片两侧设有槽孔,并在垫片受压变形时,槽孔相对钉脚的位置可以滑动。
作为一种改进,还包括配合使用的钉槽,所述钉槽包括钉槽顶窗、钉槽底床、钉槽倒脚座、钉槽侧壁和钉槽腔;钉槽腔设有能容纳缝合钉的空间,所述钉槽顶窗位于钉槽腔的顶部,便于缝合钉的钉脚穿过钉槽顶窗两端,钉槽倒脚座位于钉槽腔的两端,为弧形结构,所述钉槽底床位于钉槽的底部,并和两端的钉槽倒脚座相连接,钉槽侧壁分设于钉槽底床两侧。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钉槽倒脚座的最低点向中间与钉槽底床直接连接延续,并与钉槽底床处于同一水平。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弧形结构的切线至上而下与钉槽顶窗所在平面的角度逐渐变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在钉架和打弯钉脚之间设置拱形垫片,垫片采用拱形结构,在手术过程中可以产生变形的应力,对已经缝合的包皮组织产生一个持续的推压力。刚钉合时,钉架和打弯的钉脚之间有压迫展平呈平板状的拱形垫片和包皮内外板组织;采用所述拱形的凹面开口与钉脚的运动方向相反,变形的垫片通过恢复原形的应力对两边的钉脚向远离包皮外板的方向进行撬拔,达到脱钉效果。由于配合使用的钉槽成型的钉脚不刺入组织,不形成对组织的卡环,而形成类似“发夹”状结构,拱形垫片产生的撬拔力可以较容易地将钉脚从原穿刺组织的创道逆行拔出,脱钉速度更快。术后,不对组织产生切割,组织不缺血坏死,术后组织瘢痕更小。(2)由于垫片将缝合钉对组织的压迫力有效地传导,增加了包皮内外板之间的压迫区域,可以较好地对包皮切缘的小血管进行压迫止血,增加了止血效果,减少术后出血和血肿的概率。(3)由于垫片对包皮边缘的均匀压迫,使得包皮内外板对合均匀,平整,减少术后瘢痕,切口愈合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配合使用的缝合钉及拱形垫片钉入前的配合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配合使用的缝合钉及拱形垫片钉入的后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缝合钉过度打弯后呈现“眼镜”式形状正视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配件钉槽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缝合钉部分脱钉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缝合钉脱钉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冠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冠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12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经皮胆管穿刺窦道扩张器
- 下一篇:易操作拉绳的检体袋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