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有效降低中高频、宽频进气噪声的进气消音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41050.6 | 申请日: | 2014-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3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松;邓湘;赵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N1/08 | 分类号: | F01N1/08;F01N13/00 |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薇 |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效 降低 高频 宽频 噪声 消音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有效降低中高频、宽频进气噪声的进气消音器,属于一种新型的用于进气系统的消音器。
背景技术
经检测,采用机械式泄压阀的涡轮增压器,在泄压时产生的噪声持续时间短,频率主要集中在500~5000Hz之间,属于瞬时的中高频、宽频噪声,对用户乘坐舒适性影响极大。传统的降噪结构,如赫姆霍兹谐振腔、1/4波长管、多孔降噪管等只能降低单一频率的噪声,需几个甚至十几个传统降噪结构组合使用才能达到降低噪声的效果,成本高且无布置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中高频、宽频进气噪声的进气消音器,外观为桶状,内部沿轴向有一直通穿孔管,穿孔管采用不同的穿孔率及穿孔长度来对应不同的谐振频率,进气消声器采用PA6+GF15材料,不采用吸声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能有效降低中高频、宽频进气噪声的进气消音器,由外壳Ⅰ、穿孔管和外壳Ⅱ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外壳Ⅰ内部设有限位槽,穿孔管沿轴向装入外壳Ⅰ内并由限位槽限位,外壳Ⅱ固定连接在外壳Ⅰ上,穿孔管与外壳Ⅰ之间用多个径向隔板隔开,且隔板与外壳Ⅰ间保留1.5~2.5mm的间隙,使隔板两侧腔体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用复合式的结构达到了多个不同频率传统降噪结构组合使用的降噪效果,结构紧凑,成本低,降噪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能有效降低中高频、宽频进气噪声的进气消音器,由外壳Ⅰ1、穿孔管2和外壳Ⅱ3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外壳Ⅰ1内部设有限位槽,穿孔管沿轴向装入外壳Ⅰ1内并由限位槽限位,外壳Ⅱ3固定连接在外壳Ⅰ1上,穿孔管2与外壳Ⅰ1之间用多个径向隔板隔开,且隔板与外壳Ⅰ1间保留1.5~2.5mm的间隙,使隔板两侧腔体相通。
使用时一般将进气消音器安装在空气滤清器与涡轮增压器之间,或涡轮增压器与中冷器之间的主管道上。进气消音器内部有多个隔板,将穿孔管与外壳之间分隔成多个腔体,再加上隔板与外壳之间有1.5~2.5mm的间隙,因此各个腔体之间是相通的,相当于形成了更多不同容积的腔体,腔体与穿孔管上的小孔结合,形成了赫姆霍兹谐振腔结构。当气流经过穿孔管时,就会有多个不同频率的赫姆霍兹谐振腔起到消声作用,从而达到降低宽频噪声的效果。
经过试验测试,孔径、穿孔率、腔容积等参数的变化都会影响降噪效果。孔径越小,对应频率越低,插入损失越小;穿孔率越低,对应频率越低,插入损失越小;腔容积越大,插入损失越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10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