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介入穿刺针道止血粒子植入枪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40467.0 | 申请日: | 2014-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0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肖越勇;陈旭东;李启洋;刘艳;何凡;曾延华;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旭东;李启洋;刘艳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A61M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侯蔚寰 |
地址: | 518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介入 刺针 止血 粒子 植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介入穿刺针道止血粒子植入枪。
背景技术
出血是创伤及手术后主要并发症,出血过多将引起休克,危及生命。因此,及时有效止血对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出血后如何止血一直困扰着人类。古埃及人使用一种含蜂蜡、油脂和大麦的混合物来止血。古印度人使用一种红砂和动物内脏的混合物来止血。在古代中国,大夫们则使用金疮药,金不焕等中草药来止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骨蜡等非可吸收止血材料在临床上的运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医学的发展,但这些非可吸收止血材料引起的术区感染和其他并发症在所难免。
近年来医用可吸收止血材料引起了各国医学界和产业界的高度重视,许多大型医药公司都致力于研发新型止血材料。美国某公司生产的可吸收止血纱布Surgicel(速即纱),它不依赖于人体内生理性凝血机制,而是通过物理作用迅速促使血液凝固,有效控制出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介入穿刺针道止血粒子植入枪,该植入枪可将止血粒子经皮穿刺介入穿刺针道出血提供良好的止血作用,减少经皮穿刺介入术后穿刺针道出血引起的相关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加快术后恢复,降低治疗费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介入穿刺针道止血粒子植入枪,包括:
止血粒子弹夹,用于排列式装载止血粒子,该止血粒子弹夹置于穿刺针道后端的上部,并且与穿刺针道连通;
推送针,置于穿刺针道内部,用于推送落入穿刺针道内的止血粒子;
前端针道,推送针先穿过前端针道,该前端针道是用于保持推送针的直线状态;
穿刺针道;为能够容纳止血粒子通过的一根管道,末端开口直径小于管道直径。
进一步的,止血粒子弹夹与穿刺针道的连通处开口长度比止血粒子的长度大1mm。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可循环使用,使用时,只需将止血粒子装弹夹内,通过推入式,一个一个将止血粒子推至伤口处。
2.本实用新型植入枪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适用于普通人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止血粒子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止血粒子弹夹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止血粒子植入枪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止血粒子1;止血粒子弹夹2;推送针3;前端针道4;穿刺针道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阐述。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介入穿刺针道的止血粒子植入枪,止血粒子接触创面出血后迅速溶胀成胶状体,与血红蛋白反应后形成血凝块,封闭毛细血管末端,同时激活多种凝血因子,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它不依赖于人体内生理性凝血机制,而是通过物理作用迅速促使血液凝固,有效控制出血。该止血粒子安全无毒,无刺激、无副反应、无抗原性,人体组织相容性好,无致畸或致癌性,被人体完全吸收,可广泛地应用于经皮穿刺介入术后穿刺针道出血的止血。
请参照附图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介入穿刺针道止血粒子植入枪,止血粒子1呈圆柱形颗粒,该止血粒子1由氧化再生纤维素精制压缩而成,长4.5mm,外径0.8mm。所述止血粒子1接触出血表面后剧烈溶胀成胶状体,具有压迫止血的作用。所述止血粒子1与血红蛋白反应形成血凝块,封闭毛细血管末端,同时激活多种凝血因子,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2~8分钟内迅速达到完全止血的效果。它不依赖于人体内生理性凝血机制,而是通过物理作用迅速促使血液凝固,有效控制出血。该止血粒子1安全无毒,无刺激、无副反应、无抗原性,人体组织相容性好,无致畸或致癌性,被人体完全吸收,可广泛地应用于经皮穿刺介入术后穿刺针道出血的止血。
上述止血粒子用植入枪,包括:
止血粒子弹夹2,用于排列式装载止血粒子1,该止血粒子弹夹2置于穿刺针道5后端的上部,并且与穿刺针道5连通;
推送针3,置于穿刺针道5内部,用于推送落入穿刺针道5内的止血粒子1;
前端针道4,推送针3先穿过前端针道4,该前端针道4是用于保持推送针3的直线状态;
穿刺针道5;为能够容纳止血粒子1通过的一根管道,末端开口直径小于管道直径。
止血粒子弹夹2与穿刺针道5的连通处开口长度比止血粒子的长度大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旭东;李启洋;刘艳,未经陈旭东;李启洋;刘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04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性夹持医用剪刀
- 下一篇:基于移动终端的无线远程听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