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虫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40388.X | 申请日: | 2014-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0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 发明(设计)人: | 焦猛;杨茂发;于晓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M3/00 | 分类号: | A01M3/00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程新敏 |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虫器,属于采集小型昆虫标本的吸虫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昆虫采集的常用工具多样,而对于小型昆虫尤其移动速度快、躯体脆弱的昆虫,则可用吸虫器采集。现有的吸虫器通常由一个储存管和与其相连接的两根橡胶软管组成。采集标本时,将昆虫直接吸入储存管中或者利用电动装置将昆虫吸入储存管。
这样的吸虫器具有一些缺点。首先,当大量昆虫被吸进储存管时,由于储存管内外存在温差,随着气流移动会在储存管壁上产生雾气或雾水,加上昆虫本身会排出一些液体,使得储存管中的湿度极大,一些昆虫极易贴附在储存管壁上,或者昆虫间粘附在一起,取出标本时,极易导致标本的损坏,其完整度大大降低。其次,一个阶段采集结束时,需将昆虫倒出,经处理然后再分装保存,费时费力。此外,每次吸虫时,吸虫通道是开放式气体流通方式,环境中的细微颗粒和虫体携带的各种细微物质,会直接进入人体呼吸管内,对人体健康会产生一些影响。电动吸虫器虽然解决了危害人体健康的问题,但也有一些弊端,一是吸力不易控制,不能区别对待不同的昆虫,尤其是孱弱的幼虫,吸力大时很容易对虫体造成破坏。二是,电动吸虫器电源问题,电源电压小了,吸力不够,电压大了,又没有合适的电池提供支持,而且即使有合适的电池,电量也是个问题,不利于长时间的野外工作。
因此,生产实践中十分需要这样一种吸虫器,其不但可以十分便捷的采集昆虫,而且能提高采集效率和保证昆虫标本的完整度,同时不会影响人体的健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的缺陷,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最大限度保证昆虫标本完整性、方便、安全、随用随取的吸虫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吸虫器,包括储存瓶,在储存瓶两端设置瓶盖,在位于顶部位置的瓶盖分别连接有吸虫管和吸气管,在储存瓶内安装干燥滤网,干燥剂放置在干燥滤网内。
前述的吸虫器中,吸虫嘴设在吸虫管的前端,塑料管设在吸虫管的尾端并深入储存瓶内。
前述的吸虫器中,在吸气管与瓶盖间设置塑料弯头管,在塑料弯头管深入瓶盖的一端用筛网包裹,在吸气管与吸气嘴间设有过滤器,吸气管各接口处均有塑料卡箍加固。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包括吸虫管、储存瓶、吸气管,该吸虫管一端接有吸虫嘴,另一端连接塑料管,该塑料管固定在瓶盖中并深入到储存瓶中,该储存瓶上下开口,且口径相同,均有螺纹与瓶盖螺纹连接,瓶盖内均有橡胶垫保证气密性,储存瓶下端内部设有干燥滤网,干燥滤网由不锈钢筛网制成,开口端口径与储存瓶下端口径相同,当下端瓶盖拧紧时既固定了干燥滤网又保证了气密性,干燥滤网内存放干燥剂,滤网孔径保证干燥剂不外漏,虫体不进入,当干燥剂失效时,打开下端瓶盖,取出干燥滤网,即可方便更换干燥剂,该吸气管一端连接塑料弯头,塑料弯头固定在瓶盖中,深入到储存瓶中的一端并用筛网包裹,防止昆虫被吸入吸气管,吸气管另一端连接过滤器,可将吸入气体中的颗粒物质过滤掉,保护人体安全,过滤器可更换,且吸气管各接口处均有塑料卡箍加固,保证了设备的气密性和耐用性,本实用新型采用人工作为动力源,采用负压驱动方式把昆虫采集到储存瓶内,并保持储存瓶干燥以实现对昆虫的完整采集并分装保存,且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实用性很强。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用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吸虫器制作方法,该方法采用人工作为动力源,采用负压驱动方式把昆虫采集到储存瓶内,并保持储存瓶干燥以实现对昆虫的完整采集并分装保存,其中实现负压驱动方法为设置一个密封储存瓶,在储存瓶上分别设置吸虫管和吸气管,在吸气管上设置过滤器,通过人工直接对着吸气管吸气或采用打气筒连接吸气管实现对储存瓶抽气,则储存瓶内气压低于外部气压,在吸虫管两端形成气压差,完成对昆虫的负压驱动,保持储存瓶内部干燥的方法是采用在储存瓶内装入干燥滤网,在干燥滤网内设置干燥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03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和面机机箱进水口装置
- 下一篇:电站锅炉磨煤机钢球自动填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