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客车侧仓门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40246.3 | 申请日: | 2014-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9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秦永祥;汪先锋;段术林;陈青生;谷裕石;徐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08 | 分类号: | B60J10/08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客车 侧仓门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门密封装置,具体讲是一种客车侧仓门密封装置,属于汽车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中型客车均设有客车侧仓用于乘客摆放行李或存放相关物品,其大大地提高了客车适用性,方便了乘客放取行李。现有客车侧仓通过仓门关闭时仓门上的密封条与客车车体的压合实现密封;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特别在高速公路、山区道路或其他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行驶过程,客车受风阻、颠簸、震动较大仓门密封条会出现密封不严,造成大量灰土、杂质涌入侧仓,沾污仓内摆放行李或物品;在遇雨天时,雨水也会涌入,造成仓内摆放行李或物品被淋湿,影响了客车正常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的客车侧仓门密封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客车侧仓门密封装置,包括仓门侧围立柱、仓门、内密封条和外密封条,所述仓门上部铰接在仓门侧围立柱上,所述内密封条沿周向安装在仓门侧围立柱上,外密封条沿周向安装在仓门上;所述内密封条和外密封条安装位置相互错开;在仓门与仓门侧围立柱闭合时内密封条和外密封条同时受压变形实现侧仓密封。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仓门包括门板和仓门方框,所述仓门方框与内密封条位置对应,门板与仓门方框固连,所述外密封条安装在仓门方框外侧的门板上与仓门侧围立柱位置对应。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密封条包括胶条和胶条止口,所述胶条止口与仓门侧围立柱固连,胶条安装在胶条止口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仓门与仓门侧围立柱之间设置双层密封条,内外密封条位置相互错开,使客车侧仓库的密封更加严密,有地避免仓门密封不严各类灰尘、杂质污染存放在侧仓内的物品或行李;(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对现有仓门无需改动,加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客车门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A线截面视图;
图3为图1B-B线截面视图;
图4为图1C-C线截面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客车门密封装置开/关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4和5所示,本实用新型客车侧仓门密封装置,包括仓门侧围立柱1、仓门方框2、仓门门板3、内密封条4和外密封条5。仓门侧围立柱1为方框形,与车体固定连接;仓门方框2尺寸小于侧围立柱1,仓门门板3焊接在仓门方框2的外侧组成仓门,仓门闭合时仓门方框2位于仓门侧围立柱1内;仓门的顶部通过橡胶铰链6与仓门侧围立柱1的上框铰连,仓门侧围立柱1左右两边侧框的内侧分别安装两个气弹簧支架7,气弹簧8一端固定在气弹簧支架7上,另一端连接仓门的上部,以用于辅助仓门的开关;内密封条4沿仓门侧围立柱1内侧周向设置,内密封条4包括胶条4-2和胶条止口4-1,其中胶条止口4-1分别固定在仓门侧围立柱1的内侧,胶条4-2安装在胶条止口4-1上,胶条4-2位置与仓门方框2的位置相互对应;外密封条5周向粘接在仓门方框2外侧的仓门门板3上并与仓门侧围立柱1位置对应,从而使内密封条4和外密封条5形成位置相互错开的结构,这样在仓门2与仓门侧围立柱1闭合时内密封条4和外密封条5同时受压变形,实现内密封条4与仓门侧围立柱1、外密封条5与仓门方框2间的双密封。
如图3所示,在相邻两个侧仓之间的仓门侧围立柱1上分别安装两个气弹簧支架7,两个气弹簧支架7均安装气弹簧8;仓门侧围立柱1内侧沿周向安装胶条止口4-1,胶条止口4-1上安装胶条4-2形成内密封条4,内密封条4位置与仓门方框2位置相对应,仓门方框2外侧的仓门门板3上周向粘接外密封条5,在仓门闭合时内密封条4与仓门方框2接触压合、外密封条5与仓门侧围立柱1正面接触压合,实现密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02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面向方面可信软件过程建模方法
- 下一篇:双轮平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