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螺旋形加强环的螺旋钢管自动化生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39486.1 | 申请日: | 2014-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68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战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联众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215 江苏省南京市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形 加强 螺旋钢管 自动化 生产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管的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带螺旋形加强环的螺旋钢管自动化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有钢筋混凝土管道、塑料管道和钢质管道等多种管道,但上述管道的直径都不能太大,例如,钢筋混凝土管道直径超过2米时就很难制作,长度也不能太长,管体笨重,施工困难,易泄露,介质压力也不能太大,不可以用作压力管道使用;塑料管道的弹性模量小,做大口径管道使用时,环向刚度不能满足要求,也不能用作压力管道;钢质管道在口径太大时,为了满足最基本的抗压扁强度,也就是环向刚度时,就必须增加钢板厚度,成本很高,并且口径不能太大,当直径超过3米时,在重量影响下,生产时管道就可能变形,不易加工。当管道埋地时,超大口径管道很难抵抗两侧回填产生的压力。目前国标上还没有生产带有螺旋形加强环的螺旋钢管的全自动一体化专用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径超大、管壁薄、环向刚度增加、对相邻管节的接缝有保护作用的带螺旋形加强环的螺旋钢管的自动化生产设备。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用于设置主钢带的第一放转架、用于输送主钢带的送料托架、第一夹送辊装置、矫平辊装置和转动梁;在转动梁后面位于主钢带所在平面位置的上方或下方还依次连接用于设置窄钢带的第二放转架、第二夹送辊装置和用于使窄钢带弯曲变形成加强环的成型装置,并且成型装置通过导向装置将加强环送入主钢带处,该主钢带与成型后的窄钢带即加强环共同依次通过夹紧装置、螺旋钢管成型装置、焊接装置和切割装置形成带螺旋形加强环的螺旋钢管。
其中,所述螺旋钢管成型装置包括平台和位于该平台一侧的立柱,该平台上方设有与立柱连接的横梁,其中,该平台上设有用于使主钢带弯曲、变形成螺旋钢管的成型辊,同时该横梁上设有用于辅助定径、调节螺旋钢管直径大小的滚轮。所述成型辊和滚轮为至少三个。
所述焊接装置包括三维滑台和与其连接的焊头机构。
所述切割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两路测速传感器、直流伺服电机、齿轮减速器、双丝杠螺母机构和由双丝杠螺母机构带动的可移动的切割小车,其中,该切割小车上依次设有用于切除螺旋形加强环的铣刀和用于切割主钢带的等离子切割喷枪。
所述矫平辊装置采用七辊矫平,分上下两排设置,上排设有四个通过电机控制升降的上辊,下排固定三个下辊;同时在该矫平辊装置的出口处设有用于检测主钢带位置信号的传感器。
所述第一放转架包括可上下升降的夹卷锥头和位于夹卷锥头下方的托辊。
所述第一夹送辊装置包括上辊和下辊。
所述夹紧装置包括上辊轮和位于该上辊轮下方的窄钢带托板。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为:首先,该设备能对螺旋形的加强环与钢管壁同时加工成型,制造出超大直径(直径可达10米或10米以上)的内壁或外壁带螺旋形加强环的螺旋钢管;其次,该设备能方便调节和固定钢管的直径,以及加强环的高度、宽度和间距,对初步成型的钢管强制定径,产生符合尺寸规格的螺旋焊接钢管,以免出现大小头等现象;再次,采用自动内外焊接技术,使焊头前后焊炬运动轨迹和螺旋线一致,内部是对钢管自身形成的焊缝进行焊接,外部是利用加强环焊接在主钢带上的接缝处,提高了焊接质量;同时,螺旋钢管管节间的焊缝可通过螺旋形加强环包裹起来,形成一个密闭空腔,不仅加强了焊缝处的泄漏保护,还容易对焊缝进行试压及检漏;另外,切割装置能确保切割的小车与钢管伸长速度同步,保证切割边的平整,在切割钢管时,钢管有一部分是有内外两层(螺旋形加强环和主钢带材制成的钢管),可利用铣刀切除部分螺旋形加强环,便于由主钢带材制成的钢管的切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设备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放转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夹送辊装置的主视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夹送辊装置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矫平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放转架和第二夹送辊装的侧视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夹送辊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用于使窄钢带弯曲的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向装置的三维立体图;
图9a为本实用新型中夹紧装置的主视图;
图9b为本实用新型中夹紧装置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成型装置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联众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联众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94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