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树脂的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39296.X | 申请日: | 2014-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7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宋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纳润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孙力坚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国***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混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树脂的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化工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树脂进行混合。现有的混合装置一般为桶状结构,其中心设置有搅拌杆,其存在的缺点是:树脂易沉淀于桶的底部,搅拌时不易将其扬起,导致搅拌效率低、耗时长、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进行研究和设计,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搅拌效率高、效果好的树脂的混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树脂的混合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结构的底座,所述底座呈人字形结构,底座的上端带有开口,其下部侧面带有多个出液孔;所述底座的上端装置有上盖,所述上盖的上表面中心固连电机,电机的电机轴贯穿上盖,电机轴的端部与转杆固接;所述转杆上装置有多根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呈倾斜设置并置于底座的内腔中;所述上盖上带有多个导流孔,所述导流孔与底座的上端开口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底座带有向所述开口内凹的颈部;
所述底座带有向其侧周面向下倾斜的底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用的底座为人字形结构,加入树脂液体时减缓其流速,并避免树脂混合液沉于底部,增大树脂与搅拌杆的接触面积及增大底座内腔的内压,提高了搅拌效率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中:1、底座;11、颈部;12、出液孔;13、底面;14、开口;2、搅拌杆;21、搅拌齿;4、上盖;41、导流孔;5、电机;6、转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树脂的混合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结构的底座1,底座1呈人字形结构,底座1的上端带有开口14,其下部侧面带有多个出液孔12;底座1的上端装置有上盖4,上盖4的上表面中心固连电机5,电机5的电机轴贯穿上盖4,电机轴的端部与转杆6固接;转杆6上装置有多根搅拌杆2,搅拌杆2呈倾斜设置并置于底座1的内腔中,搅拌杆2的上下表面带有搅拌齿21,上下搅拌齿21间错开布置;上盖4上带有多个导流孔41,导流孔41与底座1的上端开口14连通。
底座1带有向开口14内凹的颈部11,颈部11将开口14內缩,防止树脂混合液在底座1旋转时溢出。
底座1带有向其侧周面向下倾斜的底面13,以增大与树脂混合液的接触面积,并减小内腔空间,增大内压,提高混合效果。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多种树脂液体从上盖4的导流孔41置入底座1的内腔中;电机5带动搅拌杆2于内腔中转动,树脂混合液从底座1的上部流入至下部,经过搅拌杆2的搅拌从侧部的出液孔12流出。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纳润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纳润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92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保型无导热介质小样染色仪
- 下一篇:不同针间距织物的缝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