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多线绕组的理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36791.5 | 申请日: | 2014-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8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郭栋梁;孙伟华;屈庆贺;李亚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市贝叶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4 | 分类号: | H02K15/04;H02K15/085;H02K15/09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7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绕组 线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内绕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多线绕组的理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多线绕组绕制时漆包线无序无规则排列,在有限空间下绕组的安匝数较少,绕组载流量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多线绕组的理线装置,利用该理线装置能够在有限的空间里增加绕组的安匝数,提高绕组的载流量。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多线绕组的理线装置,其包括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分线器和线槽模具,所述分线器包括设置在水平面上的分线板,分线板上自上向下平行开设有若干排贯穿分线板前后端面的分线孔;所述线槽模具包括支架、若干线槽板和压线板,线槽板上开设有线槽,若干线槽板叠放整齐后安装到支架上,且线槽板上的线槽槽口均朝上,在支架上还设有压线板,压线板紧贴于最上端线槽板的上表面上,并将最上端线槽板上的槽口遮盖;所述分线器上的同一排分线孔与线槽板上的线槽相对应。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越性:
经本实用新型的理线装置处理后的多股漆包线有序、整齐紧密排列,绕制出的绕组表面平整且无背线现象;绕制成的绕组在同等空间下安匝数增加,载流量大幅提高。解决了永磁无铁芯电不能大功率化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分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线槽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分线板;2-分线孔;3-水平面;4-支架;5-压线板;6-线槽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多线绕组的理线装置,其包括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分线器和线槽模具,所述分线器包括设置在水平面上的分线板1,分线板上自上向下平行开设有若干排贯穿分线板前后端面的分线孔2;所述线槽模具包括支架4、若干线槽板6和压线板5,线槽板6上开设有线槽,若干线槽板6叠放整齐后安装到支架4上,且线槽板6上的线槽槽口均朝上,在支架上还设有压线板5,压线板5紧贴于最上端线槽板的上表面上,并将最上端线槽板上的槽口遮盖;所述分线器上的同一排分线孔2与线槽板6上的线槽相对应。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理线装置在操作时的具体步骤为:
1)、采用分线器对多股漆包线进行分层处理
所述分线器包括设置在水平面3上的分线板1,分线板1上自上向下平行开设有若干排贯穿分线板前后端面的分线孔2;将多股漆包线穿过分线板1上的若干排分线孔2进行分股处理,实现多股漆包线的平均分股;这样不但减小了绕制时漆包线的抖动问题,也使后续漆包线进入线槽时更加的平整;
2)、采用线槽模具对分层处理后的多股漆包线进一步进行平整处理
所述线槽模具包括支架4、若干线槽板6和压线板5,线槽板6上开设有线槽,若干线槽板6叠放整齐后安装到支架4上,且线槽板6上的线槽槽口均朝上,在支架上还设有压线板5,压线板紧贴于最上端线槽板的上表面上,并将最上端线槽板上的槽口遮盖;经步骤(1)分层处理后的漆包线分层并排有序的通过线槽板6上的线槽;
3)、经步骤(2)处理后的漆包线利用绕线机进行绕制,在绕制时,绕线机上可以配置一辅助装置,辅助装置顶贴在绕线机的主轴8的自由端端面上,通过主轴的转动就可实现漆包线的绕制。
在步骤(2)中,所述压线板的上端可以设有压紧装置,通过调节压紧装置对压线板的压力大小,进而控制漆包线的排列松紧。
步骤(3)中辅助装置的设置能够有效解决在绕制时,由于多股线绕制时拉力过大对主轴的影响,保证主轴转动时无摆动,从而提高了线圈绕制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另外,辅助装置可以采用一顶尖装置利用其上设置的顶尖抵靠在主轴端面上,用于提高主轴转动时的稳定性。
另外,所述的线槽板上的线槽宽度与绕组的厚度一致,线槽深度与线径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3)中所述的绕线机为现有技术,故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市贝叶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市贝叶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67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