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次蛛网膜下隙阻滞组合穿刺针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36657.5 | 申请日: | 2014-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6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雷黎明;沈晓凤;徐世琴;冯善武;颜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1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蛛网膜 阻滞 组合 刺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卫生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用于高效精确穿刺的单次蛛网膜下隙阻滞组合穿刺针。
背景技术
临床上有相当一部分在椎管内麻醉下完成的相对短小的手术是可以在单次蛛网膜下隙阻滞(spine anesthesia,SA)下完成的,这种相对短小的手术往往要求麻醉效果好,且并发症少。麻醉方式和穿刺设备的不同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现在临床上应用的单次SA穿刺组合套件都是采用传统的笔试SA针穿刺,其型号主要是0.7mm或0.9mm的SA穿刺针,在穿刺过程需要先在皮下用局麻药打一较大的皮丘,再对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作一扇形的封闭,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传统的笔试SA针穿刺时对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和黄韧带的损伤虽然小于普通的硬膜外穿刺针,但远大于更细的0.5mm笔试SA穿刺针。0.5mm笔试SA穿刺针由于较细且硬度不足,在皮下穿刺过程中易偏离原定的正确穿刺点,这种偏离多发生在皮下疏松脂肪组织,而非具有一定韧性的各韧带之间。一旦偏离正确的穿刺点往往就会导致穿刺失败,同时刺伤椎旁血管神经的机率就会大大增加,从而导致神经并发症的增加,故0.5mm笔试SA穿刺针很少用于单次SA穿刺。
对于一个有经验的麻醉医生来说,在定位患者穿刺点的同时就已能基本判断蛛网膜下隙距离皮肤的大致距离。传统的单次SA穿刺针在穿刺过程中无法确切的观测到进针深度,都是以“脱空感”为估计依据,结合SA穿刺针是否有脑脊液流出作为穿刺是否成功的标准。这种盲目的穿刺往往会导致穿刺过深,增加穿刺的风险,而有的患者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和黄韧带都较为薄弱,这种“脱空感”并不明显,在这种情况下穿刺的难度和风险就更大了。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短小手术的、有效减轻患者痛苦的,提高单次蛛网膜下隙阻滞穿刺成功率和精确性、降低蛛网膜下隙阻滞所引起神经并发症的单次蛛网膜下隙阻滞组合穿刺针。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单次蛛网膜下隙阻滞组合穿刺针,包括穿刺引导针和插入穿刺引导针的腰麻针,所述引导针针体长度为45~55mm,腰麻针完全插入穿刺引导针后暴露的长度为35~45mm。
为了方便穿刺识别,所述引导针和腰麻针的针体上设有刻度标记,一般来说,每10~15mm设有一个刻度。通过计算可以准确的算出皮下到蛛网膜下腔的距离,避免盲目的进针过深,刺伤椎管旁血管神经。
现有的穿刺针前端尖锐,且刃口在前端也是尖锐的,而腰硬联合穿刺的引导针是前端发生弯曲,出针口指向侧面,由于现有的引导针较粗,且前端不锋利,穿刺过程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本实用新型的引导针尖端为斜削形状,在穿刺过程中可“推开”皮下软组织,而非切割,从而减少了软组织的损伤,降低患者麻醉后腰背部的酸胀不适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引导针针体长度为50mm,腰麻针完全插入穿刺引导针后暴露的长度为40mm;腰麻针的外径为0.5mm;引导针的外径为1mm,内径为0.6mm。
本实用新型对引导针的长度和直径进行了进一步的限定,引导针针体长度和直径的变化大有深意。改进的引导针进行穿刺时,无需穿刺棘上韧带,只要穿过皮下脂肪后抵住韧带即可,只用0.5mm腰麻针穿刺韧带。
相对于常规组合针而言,本实用新型的穿刺针虽然避免了用引导针穿刺韧带造成痛苦,但相对而言引导距离变短,因此要进一步控制引导针内径和腰麻针的外径,才能保证腰麻针沿引导针方向笔直进针,不会发生偏移。因此,所述引导针的内径和腰麻针的外径差0.1mm。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组合针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对传统组合针进行了实质性的改进,解决了穿刺过程中无法客观精确掌握穿刺深度的缺陷,通过对引导针针体长度和直径的限制提高了SA穿刺针的穿刺成功率;该实用新型在保证穿刺准确性和高效性的前提下,减轻了腰麻针对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和黄韧带的损伤,为麻醉医生提供了更为实用的穿刺设备,为病人提供安全和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合针组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引导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腰麻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未经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66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锉削固定装置
- 下一篇:料浆涂敷装置及料浆涂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