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残疾人用手摇变速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34554.5 | 申请日: | 2014-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6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元辉;梁明浩;陈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滨海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M9/04 | 分类号: | B62M9/04;B62M2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残疾人 用手 变速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代步工具,尤其是一种残疾人用手摇变速自行车。
背景技术
目前全世界残疾人的数量很大,而当前残疾人的运动条件少,目前市场上的的残疾人自行车,只能通过一个套固定传动比的链轮传动机构带动进行前进,存在诸多不便。在残疾人累了或是上较大的坡时没有有效的方法使其继续保持前进。而电动的一方面造价格重量大,不方便搬运,另一方面不利于残疾人自身的锻炼,对残疾人自行车的推广也造成了很大的不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残疾人用手摇变速自行车,它传动比可变,当遇到上坡或者不平整得路段,可以通过控制杆调节传动比使前行更加省力,可以通过控制杆调节传动比使前行更加省力,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残疾人用手摇变速自行车,包括车架、前车轮和后车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摇把、主驱链轮、第一链条、变速装置、过渡链轮、第二链条和从动链轮,所述主驱链轮与车架转动连接并与手摇把相固接,所述过渡链轮与车架转动连接,所述主驱链轮通过第一链条和变速装置驱动过渡链轮,所述过渡链轮通过第二链条驱动从动链轮,所述从动链轮与车架转动连接并与前车轮同轴固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变速装置包括链轮组、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条、张紧轮、导向轮和控制杆,所述链轮组由若干个链轮同轴固接组成,所述链轮组转动连接于车架上,所述第一链轮与链轮组同轴固接,所述导向轮转动连接于控制杆上,所述控制杆的一端与车架相铰接,所述张紧轮与车架相连接,所述第一链条与主驱链轮、链轮组相啮合并与导向轮及张紧轮的边缘相接触,所述第一链轮通过第三链条与第二链轮相连接,所述第二链轮与过渡链轮同轴固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张紧轮通过气弹簧与车架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其传动比可变,当遇到上坡或者不平整得路段,可以通过控制杆调节传动比使前行更加省力,价格低廉、制作简单、实用性强,传动比变化过程中不易发生脱链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导向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残疾人用手摇变速自行车,包括车架1、前车轮2和后车轮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摇把4、主驱链轮5、第一链条6、变速装置、过渡链轮12、第二链条13和从动链轮14,所述主驱链轮5与车架1转动连接并与手摇把4相固接,所述过渡链轮12与车架1转动连接,所述主驱链轮5通过第一链条6和变速装置驱动过渡链轮12,所述过渡链轮12通过第二链条13驱动从动链轮14,所述从动链轮14与车架1转动连接并与前车轮2同轴固接。
优选的,所述变速装置包括链轮组7、第一链轮8、第二链轮15、第三链条16、张紧轮10、导向轮9和控制杆11,所述链轮组7由若干个直径由小至大的链轮同轴固接组成,所述链轮组7转动连接于车架1上,所述第一链轮8与链轮组7同轴固接,所述导向轮9转动连接于控制杆11上,所述控制杆11的一端与车架1相铰接,所述张紧轮10与车架1相连接,所述第一链条6与主驱链轮5、链轮组7相啮合并与导向轮9及张紧轮10的边缘相接触,所述导向轮9位于第一链条6围成的区域之外,如图2所示,另外以导向轮9的周向面上具有两条环形凸缘为宜,第一链条6位于两条环形凸缘之间,防止脱出;所述第一链轮8通过第三链条16与第二链轮15相连接,所述第二链轮15与过渡链轮12同轴固接。
优选的,所述张紧轮10通过气弹簧17与车架1相连接。气弹簧变化速度相对缓慢、动态力变化不大,在传动比变化的过程中不易产生脱链的情况(相比机械弹簧而言),如此设计是必要的,因一旦发生脱链,对普通人影响不大,但对残疾人士却难以处理。
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滨海学院,未经青岛滨海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45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