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弹性联轴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34506.6 | 申请日: | 2014-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2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 发明(设计)人: | 贺涌涛;王崇民;彭孜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D1/09 | 分类号: | F16D1/09 |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8 | 代理人: | 颜昌伟 |
| 地址: | 411101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联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试验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机弹性联轴器。
背景技术
联轴器是用来联接不同机构中主动轴和从动轴,使之共同旋转以传递扭矩的机械零件。联轴器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与主动轴和从动轴联接,一般电动机大都借助于联轴器与工作机相联接,当传动轴的轴伸为锥度轴伸且无键连接时,一般采用过盈配合的联轴器与之相连,由于联轴器与锥度轴伸是过盈配合,联轴器从锥度轴伸上拆卸下来一般采用冷拉或油枪打油填入联轴器与轴伸之间的办法来解决,这两种方法对两者之间的配合面的粗糙度、接触面积提出更高的要求,否则在拆卸过程中导致两者的配合面损伤或者是联轴器拆卸不下来的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机弹性联轴器,确保联接稳固,试验后能轻松拆卸且拆卸不损伤联轴器内表面与电机锥度轴伸。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弹性联轴器,包括锥度轴伸、锥度轴伸端半联轴器、从动轴半联轴器,锥度轴伸端半联轴器与从动轴半联轴器连接在一起,还包括弹性套、压板,所述弹性套设在锥度轴伸的一端为薄壁套筒,弹性套的薄壁套筒内表面与锥度轴伸相匹配,弹性套的薄壁套筒外表面与锥度轴伸端半联轴器的内孔锥度相匹配,弹性套在锥度轴伸外的一端为大头端面,所述压板固定在弹性套的大头端面,压板中心孔与锥度轴伸端端面中心螺孔紧固连接,压板的外圆与弹性套大头端面外圆尺寸相匹配,压板、弹性套大头端面、锥度轴伸端半联轴器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弹性套的材质为弹簧钢。
为了增加弹性套与锥度轴伸之间的抱紧力,所述弹性套的薄壁套筒端轴向设有分隔缝。
优选的,所述分隔缝个数为3~6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增加弹性套将锥度轴伸抱住,弹性套圆周上的螺栓越拧紧,锥度轴伸端半联轴器与弹性套的配合就越紧密,联轴器与锥度轴伸之间也抱得越紧,确保了联轴器与锥度轴伸的可靠连接,松开时只要将弹性套与压板端面圆周上的螺栓及压板螺栓松开就可以轻松的将联轴器拆卸下来,有效的防止了采用过盈配合所造成的锥度轴伸的损伤或拆卸不下来的后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一种弹性联轴器,包括锥度轴伸1、锥度轴伸端半联轴器3、从动轴半联轴器7,锥度轴伸端半联轴器3与从动轴半联轴器7连接在一起,还包括弹性套2、压板5,弹性套2的材质为弹簧钢,所述弹性套2在锥度轴伸1的一端为薄壁套筒,所述弹性套2的薄壁套筒端轴向设有6条分隔缝,弹性套2的薄壁套筒内表面与锥度轴伸1相匹配,弹性套2的薄壁套筒外表面与锥度轴伸端半联轴器3的内孔锥度相匹配,弹性套2在锥度轴伸1外的一端为大头端面,大头端面的圆周设有通孔,所述压板5固定在弹性套2的大头端面,压板5中心孔与锥度轴伸1端面中心螺孔用端面螺栓6紧固连接,压板5的外圆与弹性套2大头端面外圆尺寸相近,压板5圆周孔与弹性套2大头端面通孔、锥度轴伸端半联轴器3螺孔用螺栓4固定在一起。
工作时,将锥度轴伸1外表面、弹性套2清理干净,确保配合面光滑、无毛刺,将弹性套2放入锥度轴伸端半联轴器3内,用螺栓4紧固,带有弹性套2的锥度轴伸端半联轴器3缓缓装入电机锥度轴伸1上,装入压板5,拧紧压板螺栓6,再次拧紧螺栓4即可与其他联轴器相连传递动力,使用完后将螺栓4、压板螺栓6松开,就可以轻松的将半联轴器3从锥度轴伸1上拆下来。
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一个优选示范例。本实用新型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只限于所述实施方式。凡与本实施例等效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45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