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34306.0 | 申请日: | 2014-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1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胡纯杰;陈其海;李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南海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04 | 分类号: | E04C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51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轧 钢筋 焊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结构,属于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结构的改造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改进,最大限度地实现节能、节地、节水及节材。特别在互联网产业园的建设中尤为注重。该项目质量要求很高,工期要求很紧,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及工期,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大量新技术、新工艺。其中之一是在楼板中使用了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片这种新型材料和施工技术。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技术较之传统人工制作、绑扎钢筋,具有以下的优点:(1)钢筋焊接网的制造按照设计规格准确编排,然后再通以电流使其纵横钢筋交叉点焊接到一起,整片网间隔尺寸整齐均一,其应力传递均匀,荷载可均匀传布于整个混凝土结构之上,钢筋焊接网不仅承受抗拉力,还承受抗剪力,抗裂性能明显提高,大大减少了裂缝的出现;(2) 钢筋焊接网是由自动化生产线制造而成,焊接网的网格尺寸非常规整,不会出现现场施工人员绑扎遗漏,绑扎错误等人为因素造成的钢筋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而且网片刚度大、弹性好,浇注混凝土时,钢筋不易局部弯折,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易于控制,而且均匀,从而明显提高混凝土工程品质;(3)焊接网安装简单、方便、省时省工,大量降低钢筋安装工时,比现场绑扎少用人工50%~70%,显著提高施工速度;(4)节省材料,与普通低强度钢筋Ι级钢筋相比可节省钢材约30%,相应可降低工程造价,具有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5) 钢筋焊接网在工厂生产,按施工进度运到现场后即吊运至作业面,施工现场不需再进行加工、无钢筋废料,节省大量施工现场,对于施工场地狭小的项目效果尤其明显,可以更好的做到文明施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以大量降低钢筋安装工时,可降低钢筋工程造价,节省材料的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结构。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方便实用,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结构,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的底网包括有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受力钢筋与架立钢筋正交焊接成一张网。
上述底网还连接有联接网组成单向板的底筋,该底筋固定在单向板的支座上。
上述底网还连接有另一张底网,两张底网正交焊接组成双向板的底筋,该底筋固定在双向板的支座上。
上述单向板及双向板的支座上还设有面网。
本实用新型可以大量降低钢筋安装工时,比绑扎网少用工时50%--70%,焊接网网孔尺寸非常规整,远超于手工绑扎网,网片刚度大,弹性好,浇灌混凝土时钢筋不易局部弯折、变形和产生滑移现象,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易于控制,明显提高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提高了施工速度,缩短了工程施工周期,且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钢筋的设计强度比I级钢筋高50%(光面钢筋焊接网)~70%(带肋钢筋焊接网),考虑一些构造要求后仍可节省钢筋30%左右,综合考虑(与I级钢筋相比)可降低钢筋工程造价10%左右,节省材料,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单向板底网的布置示意图;
图2为双向板底网的布置示意图;
图3为面网-骑梁的布置示意图;
图4为面网-满铺的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单向板底网布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结构,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的底网3包括有受力钢筋5及架立钢筋6,受力钢筋5与架立钢筋6正交焊接成一张网。
本实施例中,上述底网3还连接有联接网2组成单向板1的底筋,该底筋固定在单向板1的支座8上。单向板1的底网多采用附加网片法的布置方式,这种布置方式具有布置设计规范,钢网编号少,安装方便等优点。
上述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是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分别以一定的间距排列且互成直角、全部交叉点均焊接在一起的网片。
上述焊接网长度不宜超过12m,宽度不宜超过3.4m,对于大于网片的布置区域,则采用多片网片搭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南海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南海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43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机盘管机组风量测量装置
- 下一篇:螺旋藻收集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