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31885.3 | 申请日: | 2014-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44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清波;朱继涛;商光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慧通天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厦门慧通天下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2 | 分类号: | H01M2/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锂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蓄电池凭借其较高的工作电压,较好的大电流放电性能和较高的能量密度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备用电源、能量贮备、动力能源等领域。但由于锂离子电池不可以过充电或过放电,一旦过充或过放会释放出大量气体和大量热量,以致密封环境的单体电池内部气体膨胀和温度升高,严重时会产生爆炸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了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具有防爆功能的锂电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锂电池,包括壳体和防爆装置,所述防爆装置包括阀体、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基座、螺母,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基座和第一密封圈设置于第一通孔一侧,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于第一通孔另一侧,所述阀体上设有与所述螺母相配合的螺纹,所述阀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密封圈、基座、第一通孔和第二密封圈后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所述阀体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联通所述壳体内外空间,所述第二通孔设有防爆膜。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壁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基座的限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防爆膜设于所述第二通孔朝向所述壳体内侧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防爆膜的破碎临界压强为300~400pa。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锂电池中设有防爆装置,当电池产生气体时,电池内部压力增大,当压力超过限定范围时防爆膜会被破坏,气体从第二通气孔中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锂电池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锂电池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爆装置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体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体侧视图。
标号说明:
1、壳体;2、防爆装置;21、阀体;22、第一密封圈;23、第二密封圈;24、基座;25、螺母;11、第一通孔;211、第二通孔;212、防爆膜;12、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锂电池中设有防爆装置,当电池内压力过大时防爆装置会释放压力。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施例的锂电池,包括壳体1和防爆装置2,所述防爆装置2包括阀体21、第一密封圈22、第二密封圈23、基座24、螺母25,所述壳体1上设有第一通孔11,所述基座24和第一密封圈22设置于第一通孔11一侧,所述第二密封圈23设置于第一通孔11另一侧,所述阀体21上设有与所述螺母25相配合的螺纹,所述阀体21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密封圈22、基座24、第一通孔11和第二密封圈23后与所述螺母25螺纹连接,所述阀体21设有第二通孔211,所述第二通孔211联通所述壳体1内外空间,所述第二通孔211设有防爆膜21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阀体21安装在第一通孔11中并通过第一密封圈22和第二密封圈23保持气密,在阀体21中设有联通壳体内外的第二通孔211,第二通孔211设有防爆 膜212,当电池出现故障释放出大量气体和大量热量,防爆膜212会被破坏使第二通孔211导通,气体从第二通孔211中排出从而释放压力。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锂电池中设有防爆装置2,当电池产生气体时,电池内部压力增大,当压力超过限定范围时防爆膜212会被破坏,气体从第二通气孔211中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内壁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基座24的限位块12。
由上述描述可知,限位块12可防止基座24产生位移,并方便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防爆膜212设于所述第二通孔211朝向所述壳体1内侧一端。
由上述描述可知,防爆膜212设于所述第二通孔211朝向所述壳体1内侧一端,可防止防爆膜212在使用过程中掉落,并且使内部压力作用于防爆膜212本身,方便控制临界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防爆膜212的材质为低强度材料。
由上述描述可知,防爆膜212的材质为易碎材料,可以在内部压力过大时被破坏。
进一步的,所述防爆膜212的破碎临界压强为300-400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慧通天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厦门慧通天下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慧通天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厦门慧通天下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18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即插式蓄电池输出端
- 下一篇:一种可快速拆卸式电池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