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起落架舱门联动收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31332.8 | 申请日: | 2014-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8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何明清;刘敏;冷智辉;沈亮;辛荣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5/18 | 分类号: | B64C25/18;B64C25/14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起落架 舱门 联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落架舱门联动收放装置,属于飞机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飞机设计中,为保证飞机具有良好的气动性能,避免起落架引起的气动阻力,一般需设计一套运动机构,实现起落架的收放。传统前起落架收放装置,包括:舱门收放作动筒、起落架收放作动筒、连杆。机轮护板通过舱门收放作动筒实现收放;支柱护板与起落架通过连杆联动实现收放;起落架通过起落架收放作动筒实现收放。该起落架舱门收放装置包含两套作动机构:起落架作动机构、机轮护板作动机构,其作动次序必须严格控制,控制逻辑复杂,影响系统可靠性;且由于作动机构多,导致占用机内空间大、重量大。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舱门联动装置,实现机轮护板、支柱护板均与起落架联动收放。通过联动设计,取消机轮护板作动机构,简化舱门收放系统及其控制逻辑,提高系统工作可靠性,减小机内占用空间,减轻结构重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控制流程简单、可靠性高、占用空间小、重量轻,且具有减少气动力阻力的起落架舱门联动收放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起落架舱门联动收放装置,它包括起落架、转轴Ⅰ、转轴Ⅱ、转轴Ⅲ、转轴Ⅳ、上撑杆、摇臂Ⅰ、摇臂Ⅱ、摇臂Ⅲ、下撑杆、收放作动筒、连杆Ⅰ、连杆Ⅱ、连杆Ⅲ、鹅型摇臂、支柱护板及机轮护板;
起落架由机轮与支柱组成,通过转轴Ⅱ固定在机体上,绕转轴旋转,在起落架支柱上设计有摇臂Ⅱ,与收放作动筒的一端连接;
上撑杆通过转轴Ⅰ与机体连接,绕转轴旋转,在上撑杆上设计有摇臂Ⅰ,摇臂Ⅰ一端与收放作动筒的一端连接,摇臂Ⅰ另一端与连杆Ⅱ连接;
下撑杆一端与上撑杆连接,另一端与起落架的支柱连接,绕两个连接点自由旋转;
连杆Ⅰ一端通过球形铰链与起落架的支柱连接,另一端与鹅型摇臂铰接;支柱护板及机轮护板均通过鹅型摇臂上的转轴Ⅲ与机体连接,绕转轴自由旋转;
摇臂Ⅲ通过转轴Ⅳ与机体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杆Ⅲ与鹅型摇臂连接,通过绕转轴旋转推动机轮护板旋转。
收放作动筒收缩时,使起落架支柱逆时针旋转,从而放下起落架。同时,起落架支柱驱使连杆Ⅰ向下运动,从而驱动支柱护板绕转轴Ⅲ向下旋转,实现支柱护板的开启。在收放作动筒的作用下,摇臂Ⅰ顺时针旋转,通过连杆Ⅱ驱使摇臂Ⅲ绕转轴Ⅳ顺时针旋转,从而驱动连杆Ⅲ向下带动机轮护板绕转轴Ⅲ向下旋转打开,实现机轮护板的开启;当连杆Ⅱ与摇臂Ⅰ运动到同一直线后,摇臂的顺时针旋转角度达到最大,此时机轮护板完全开启,支柱护板已部分开启,起落架支柱处于中立位置;随着收放作动筒继续收缩,摇臂Ⅰ继续顺时针旋转,此时开始向上带动连杆Ⅱ,并驱使摇臂Ⅲ绕转轴Ⅳ逆时针旋转,从而驱动机轮护板绕转轴Ⅲ向上旋转,实现机轮护板的关闭;当收放作动筒收缩到极限位置后,上撑杆与下撑杆在同一直线,摇臂Ⅲ逆时针旋转至初始位置,连杆Ⅰ驱使支柱护板行程达到最大,此时机轮护板完全关闭,支柱护板完全打开,起落架支柱处于放下位置。
舱门及起落架的收起过程与放下过程相反。
本实用新型特征在于巧妙了利用了撑杆上的两个摇臂,实现了机轮护板与起落架的联动;同时,通过四连杆运动机构,实现起落架单向运动过程中,机轮护板完成双向运动,即机轮护板可完成开启和关闭两个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实现机轮护板、支柱护板均与起落架联动收放,取消了传统前起落架收放机构中的机轮护板作动机构,具有以下优势:
1) 、本实用新型简化了舱门收放作动系统,从而减小机构在机内的占用空间,减轻结构重量;
2) 、本实用新型通过联动机构设计,确保起落架与机轮护板、支柱护板的收放顺序,简化了控制逻辑,提高可靠性;
3) 、本实用新型起落架放下状态,机轮护板关闭,可减小气动阻力,提升飞机起降性能;并防止异物进入起落架舱,对飞机造成损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舱门收放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四连杆运动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起落架舱门联动收放装置,它包括起落架1、转轴Ⅰ2、转轴Ⅱ8、转轴Ⅲ11、转轴Ⅳ15、上撑杆3、摇臂Ⅰ4、摇臂Ⅱ7、摇臂Ⅲ16、下撑杆5、收放作动筒6、连杆Ⅰ9、连杆Ⅱ14、连杆Ⅲ17、鹅型摇臂10、支柱护板12及机轮护板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13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产品无线电检测位置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变换圆形铺装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