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型太阳能处理废液垃圾的生态大棚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30748.8 | 申请日: | 2014-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9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钱盘生;曹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山环保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C02F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苗建;徐冬涛 |
地址: | 21421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太阳能 处理 废液 垃圾 生态 大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太阳能复合膜低温蒸发处理系统的冷凝水回收再利用,属于太阳能环保领域;具体涉及组合型太阳能处理废液垃圾的生态大棚。
背景技术
随着太阳能复合膜低温蒸发处理餐厨垃圾或污泥系统的研制成功,该项技术可以充分的利用太阳能将餐厨垃圾或污泥进行低温蒸发,同时利用蒸发后的余热给生态大棚加温,节约了大量的能源,但该项技术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空间,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因此如何能够充分有效的利用这些空间成为我们需要解决的重点。
此项发明创造正好弥补了这个不足,充分利用了蒸发后的余热及太阳能复合膜下方的的土地资源,同时借助太阳能复合膜的主体框架,只需较少的投资就可将太阳能复合膜下空闲的土地改造成生态大棚,太阳能复合膜低温蒸发后的冷凝水可做为农业灌溉用水,真正的体现了绿色环保的理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太阳能复合膜低温蒸发处理餐厨垃圾或污泥设备下的富裕空间,将餐厨垃圾或污泥低温蒸发后的冷凝水回收再利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紧凑、绿色环保的太阳能生态大棚。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组合型太阳能处理废液垃圾的生态大棚,它包括棚顶和支撑架,所述棚顶通过支撑架支撑、其分为向阳面和背阳面;所述棚顶的向阳面包括太阳能复合膜和太阳能复合膜框架,太阳能复合膜安装在太阳能复合膜框架上;在所述太阳能复合膜框架的下端设有收集槽、收集槽底部装有排水收集管、排水收集管底端的地面上设有排水灌溉槽,在排水灌溉槽上连接灌溉管路、所述灌溉管路上钻有小孔。
方案中,所述太阳能复合膜框架的下方设有排水孔。在所述排水灌溉槽的旁边设有集水井。所述灌溉管路采用金属管道或者塑胶管道。所述棚顶的背阳面和支撑架的四周由透明的有机薄膜或透明的无机薄板覆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结构简单实用,布局合理,充分利用太阳能处理餐厨垃圾或污泥后产生的热量、冷凝水及生产设施内的土地资源。同时生态大棚内可种植果蔬或其他经济类农作物,投资少,见效快,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它包括棚顶和支撑架3,所述棚顶通过支撑架3支撑、其分为向阳面和背阳面;所述棚顶的向阳面包括太阳能复合膜1和太阳能复合膜框架2,太阳能复合膜1安装在太阳能复合膜框架2上;在所述太阳能复合膜框架2的下端设有收集槽4、收集槽4底部装有排水收集管6、排水收集管6底端的地面上设有排水灌溉槽5,在排水灌溉槽5上连接灌溉管路、所述灌溉管路上钻有小孔,用于灌溉,灌溉用水是太阳能复合膜1蒸发处理产生的冷凝水。所述太阳能复合膜框架2的下方设有排水孔。在所述排水灌溉槽5的旁边设有集水井。所述灌溉管路采用金属管道或者塑胶管道。所述棚顶的背阳面和支撑架3的四周由透明的有机薄膜或透明的无机薄板覆盖。
本实用新型中,太阳能复合膜1、太阳能复合膜框架2、支撑架3、收集槽4(兼做检修平台)和排水灌溉槽5共同组成生态大棚结构框架。所述收集槽4和排水收集管6连接在一起,它们与地上的排水灌溉槽5共同组成生态大棚的排水灌溉系统。排水灌溉槽5内的冷凝水或雨水可通过钻有小孔的灌溉管路对生态大棚内的蔬菜、水果或其他农作物进行滴定灌溉或汇聚于集水井内通过水泵进行动力灌溉。太阳能复合膜1、太阳能复合膜框架2置于大棚顶部,占据生态大棚棚顶的向阳面,吸收太阳能,太阳能蒸发太阳能复合膜框架2内部的餐厨垃圾或污泥的水分并将蒸发后的多余热量提供给大棚。大棚四壁及棚顶背阳面由透明的有机薄膜或透明的无机薄板覆盖,减少大棚内部的热量流失,确保大棚内部的冬季温度。背阳面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间距加装横梁或框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餐厨垃圾或污水在太阳能复合膜1的作用下进行低温蒸发,蒸发脱水后的冷凝水经过太阳能复合膜框架2下方的排水孔进入用于收集冷凝水或雨水的收集槽4内,同时雨天的雨水也会相应的从大棚的棚顶流入收集槽4。收集槽4内的冷凝水、雨水依次进入排水收集管6、排水灌溉槽5后流入钻有小孔的灌溉管路对生态大棚内的蔬菜、水果或其他农作物进行滴定灌溉或汇聚于集水井内通过水泵进行动力灌溉。如灌溉水源不足可适当援引其他水源。同时通过低温蒸发餐厨垃圾或污水产生的余热会通过大棚棚顶的太阳能复合膜1对大棚内的空气进行加热以维持生态大棚室内温度。特别是北方冬季严寒期,如温度不足可根据情况增加其他热源。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山环保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山环保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07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