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循环水泡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30420.6 | 申请日: | 2014-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46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海;李继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景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20 | 分类号: | A23L1/20;C02F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循环 水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豆制品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循环水泡豆机。
背景技术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中国栽培大豆己有五千年的历史,同时也是最早研发生产豆制品的国家。几千年来,汉族劳动人民利用各种豆类创制了许多影响深远、广为流传的豆制品,如豆腐、腐乳、豆浆、豆豉、酱油、豆芽、豆肠、豆筋、豆鱼、羊肚丝、猫耳、素鸡翅、大豆耳等美食。豆类在加工成豆制品之前需要经过泡豆环节,泡豆机是一种用于泡制豆类的专用装置,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泡豆机的耗水量往往比较大并且存在取豆不方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耗水量比较小并且取豆方便的全自动循环水泡豆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循环水泡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第一滑盖、第二滑盖、泡豆笼、第一伸缩气缸、第二伸缩气缸、净水装置、下水管、上水管,所述机架的中部安装有泡豆池,所述泡豆池的内部一侧安装有第一臭氧杀菌装置,所述泡豆池的内部另一侧安装有加热装置,所述泡豆池的上部安装有滑道,所述第一滑盖安装于所述滑道的一端,所述第二滑盖安装于所述滑道的另一端,所述泡豆笼位于所述泡豆池的内部,所述泡豆笼上开设有泡豆笼通孔,所述泡豆笼的前端开设有泡豆笼前门并且其后端开设有泡豆笼后门,所述泡豆笼的内部安装有泡豆笼隔板,所述泡豆笼隔板上开设有泡豆笼隔板通孔,所述第一伸缩气缸、第二伸缩气缸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泡豆笼的上部一端相连,所述第二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泡豆笼的上部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一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伸缩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伸缩长度,所述净水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的下部,所述净水装置的内部设置有依次相连的第一PP棉过滤芯、第一活性炭过滤芯、第二活性炭过滤芯、水泵、反渗透膜、第二PP棉过滤芯,所述净水装置的第一PP棉过滤芯端通过下水管与所述泡豆池的底部相连,所述净水装置的第二PP棉过滤芯端通过上水管与所述泡豆池的上部一侧相连,所述上水管上安装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内部安装有第二臭氧杀菌装置。
所述泡豆池的底部呈锥形。
所述第一滑盖靠近所述第二滑盖的一端安装有密封胶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机架的中部安装有泡豆池,泡豆池的内部一侧安装有第一臭氧杀菌装置,在泡豆池的内部注入循环水或自来水进行泡豆,通过第一臭氧杀菌装置进行杀菌消毒,豆体在泡豆的过程中不易损坏变质;
2、泡豆池的内部另一侧安装有加热装置,当水温过低时,通过加热装置加热,调节水温,为泡豆提供适宜的加热温度,泡豆效果好;
3、泡豆池的上部安装有滑道,第一滑盖安装于滑道的一端,第二滑盖安装于滑道的另一端,第一滑盖、第二滑盖开启方便;
4、依靠第一伸缩气缸、第二伸缩气缸的收缩和膨胀,泡豆笼进行升降运动,便于泡豆笼浸入、拉出泡豆池,第一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伸缩长度大于第二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伸缩长度,第一伸缩气缸、第二伸缩气缸收缩时,泡豆笼及其内部的泡豆笼隔板呈倾斜状态,便于放豆、取豆,第一伸缩气缸、第二伸缩气缸膨胀时,泡豆笼及其内部的泡豆笼隔板呈水平状态,便于泡豆;
5、通过净水装置内部的第一PP棉过滤芯滤除大颗粒残渣,通过第一活性炭过滤芯、第二活性炭过滤芯的吸附作用净化水体、消除异味,通过反渗透膜滤除细菌、重金属以及大分子杂质等,通过第二PP棉过滤芯保护反渗透膜,净水效果好,泡豆水循环利用,节约用水;
6、上水管上安装有储水箱,储水箱内部安装有第二臭氧杀菌装置,储水箱用于储存循环水并对循环水进行杀菌操作,除菌效果好,水体洁净;
7、泡豆池的底部呈锥形,便于泡豆水排净;
8、第一滑盖靠近第二滑盖的一端安装有密封胶条,密封作用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泡豆笼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景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景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04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